-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代改元小考
唐代改元小考
陈灵海
? 2013-02-01 09:53:01 来源:《浙江学刊》2012年03期
内容提要:唐代中央政府实施的改元,史籍记载存在不少的舛异。本文对唐代总章、弘道、文明、神功、圣历、永泰等改元的时间进行考订,讨论了唐代改元与皇帝即位、行赦的关系,厘清了改元与行赦作为政治宣谕工具的功能差异,并对改元原因与频率、改元未实施、重复年号、去年号、即位不改元等通例与特例进行了探析。 关 键 词:改元 年号 唐代 年代学 作者简介:陈灵海,法学博士,华东政法大学外国法与比较法研究院副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
唐代中央政府,包括武周时期在内,共改元75次。①对于改元的具体日期,史籍中颇见舛异。②如《唐会要》卷一《帝号上》提到“高宗……年号十五”时,罗列的高宗时期十四次改元时间,其中龙朔改麟德(664)、乾封改总章(668)、总章改咸亨(670)、上元改仪凤(676)、仪凤改调露(679)、永隆改开耀(681)和开耀改永淳(682)的日期,都有一些误差。③远古史由于资料的匮乏,无法建立起精确的年代学图表,尚情有可原,在史料与文献基本足证的唐代,似不应再出现较多年、月、日方面的舛异。④笔者不揣鄙陋,试对唐代改元的有关情况作一小考,求教于前辈同仁。 一、改元日期考 唐代大多数的改元,都有准确的日期,也有几次日期存有疑问,如方诗铭《中国历史纪年表》唐代部分指出,显庆六年(661)三月改元龙朔,“一作二月”,永隆二年(681)十月改元开耀,“一作九月”。⑤这两处疑问还算较易解决,有较大疑问的是改元总章、文明、神龙、圣历的日期,此外,改元弘道和永泰的日期,也不无疑问。对此,《通鉴》胡注、《通鉴纪事本末》、《续通志》、严衍《通鉴补正略》、钱大昕《通鉴注辨正》以及日本学者平岗武夫编辑的《唐代的历》,都未予辨析指明。 (一)改元总章 《通鉴·唐纪十七》载,总章元年(668),“朝廷议明堂制度略定,三月,庚寅(初六),赦天下,改元。”⑥《新唐书·高宗本纪》记载相同:“三月庚寅,大赦,改元”。⑦不过,胡三省在“总章元年”标题下,注了“以将作明堂改元。是年三月方改元”。这种注释在《通鉴》中虽不鲜见,但从措辞中似可感到,胡三省对这次改元的时间,是有一些疑惑的。⑧《旧唐书·高宗本纪》载,乾封(668)三年二月,“丙寅(十二),以明堂制度历代不同,汉、魏以还,弥更讹舛,遂增损古今,新制其图,下诏大赦,改元为总章元年”⑨。而《唐会要·帝号上》则载:“乾封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改为总章。”⑩此外,《旧唐书·礼仪志二》则载:“至乾封二年(667)二月,详宜略定,乃……大赦天下,改元总章,分万年置明堂县……明年三月,又具规制广狭,下诏曰……”没有注明改元日。(11)《新唐书·礼乐志三》载:“高宗时改元总章,分万年置明堂县,示欲必立之”,连年、月也没有注明。(12) 撇开上述无具体日期的记载不论,改元总章的日期有三种提法,即《旧唐书》的“二月丙寅(十二)”、《唐会要》的“二月癸未(廿九)”和《通鉴》、《新唐书》的“三月庚寅(初六)”,较难确定哪一种是准确的。(13)平岗武夫《唐代的历》所附《年号索引》中罗列了这三种观点,但未作甄别,正文的历表中采纳了《通鉴》与《新唐书》“三月庚寅改元”的观点。(14)《旧唐书·高宗本纪下》在二月丙寅改元总章后,接着记载了“二月戊寅(廿四),幸九成宫”和“己卯(廿五),分长安、万年置乾封、明堂二县”。《通鉴》在“三月庚寅”改元总章之后,也记载了“戊寅,上幸九成宫”,而该年三月,并没有戊寅、己卯这两个干支,它们出现在一月、三月。可见,对于此段进程,以《旧唐书》的记载较为可靠。如上述分析不谬,则可认为《通鉴》与《新唐书》关于改元总章在乾封三年三月庚寅的记载,可能是二月丙寅之误,这样才能与数日之后的“幸九成宫”及“置乾封、明堂二县”实现合理衔接。《唐会要》所记三年二月二十九日,晚于上述两事,亦不妥。据此,改元总章的日期,以《旧唐书·高宗本记》的“乾封三年二月丙寅(十二)”最可信。 (二)改元弘道 《旧唐书·高宗本纪下》载:“十二月己酉(?),诏改永淳二年(683)为弘道元年。……是夕,帝崩于贞观殿,时年五十六。”(15)这一年的十二月没有己酉日,十一月廿六、次年一月廿六是己酉日。而且,该年十一月丁未(廿四),高宗刚从奉天宫返回东都,如十一月己酉病故,相隔只有两天,显然太过突然。而《新唐书·高宗本纪》的记载则是:“十二月丁巳(初四),改元,大赦。是夕,帝崩于贞观殿,年五十六。”(16)《通鉴·唐纪十九》记载与《新唐书》同。(17)可见,《旧唐书·高宗本纪下》此处“己酉”二字应为“丁巳”之误,改元弘道的日期,应以《通鉴》与《新唐书》的记载为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22.27 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专项练习)-2021-2022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基础知识专项讲练(人教版).docx VIP
- 元宵节英语介绍PPT.pptx VIP
- 云南省市政工程消耗量定额说明.pdf VIP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docx VIP
- 优衣库2025年供应链与消费者需求变化研究报告.docx
- 全过程工程咨询.pptx VIP
- 13J104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板材构造(OCR).pdf VIP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试卷 Unit 3单元测试卷.docx VIP
- Office高效办公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西安欧亚学院.docx VIP
- h5开发合同模板(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