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唐俑显现的唐代审美精神
摘要:唐代三彩俑从三个方面体现了唐代的审美精神:以肥为美的审美风尚,积健为雄的审美理想,世俗感性的审美情趣。这些特征的组合,使唐代的审美精神既不同于前代,也与后世有别。关键词:唐俑;唐代审美精神;以肥为美;积健为雄;世俗感性Abstract:Tangtri-colorfigurineisthebestartstylethatembodiestheaestheticspiritoftheTangDynasty.TheyreflecttheaestheticspiritofTangDynastyfromthreeaspects:theaestheticfashionthatobesityisbeautiful,theaestheticidealthatthespectacularismadeofperfectdetails,andtheaesthetictastethatpayingmoreattentiontosecularity.Becauseofthecombinationofthesecharacteristics,theaestheticspiritoftheTangDynastyisdifferentfromthepreviousgeneration,andfromlaterdynasties.KeyWords:Tangfigurines;theaestheticspiritofTangDynasty;obesityisbeautiful;thespectacularismadeofperfectdetails;secularityandgeist彩;不拘礼法,自由自在。表现在陶塑上则是崇尚富含生命力的健美,即“以胖为美”。[2]在陶俑的制作风格上,体现的便是以“胖姑姑”为代表的“环肥”。这种陶俑多以描写贵族妇女生活题材为主,男俑,甚至动物俑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这种“胖姑姑”型陶俑,面庞丰润,两颊饱满,肌肤富于青春活力,但五官较为紧凑集中,眉短细,眼睛微睁,眯成一线,直鼻小口;身体呈现着微微向前倾的弧线形(见图1、图2、图3)。一、以肥为美唐代文化,尤其是盛唐,追求雍容华贵的气韵。颜真卿书法的大度气质,韩愈、柳宗元散文的博大典雅,都可以视作具有雍容华贵韵致的代表。“盛唐的时风尚肥,人物以硕大丰满为美,不仅佛像越塑越大,而且绘画中张萱开创了所谓‘绮罗人物’,以至于今天还有人称女子的体态丰满为‘唐人风韵’。[1]”从唐代女俑可以看到,唐代妇女的生活充盈着活跃的生命力,映射出唐代妇女在思想、文化、艺术、审美情趣及社会地位等众多方面的积极贡献;她们打球、骑马、射猎、郊游,生活丰富多二、积健为雄唐代不仅崇尚肥硕丰满,而且追求刚健有力。这一点,则集中体现在动物俑,尤其是马俑和骆中图分类号:J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0705(2012)01-0095-04收稿日期:2011-10-08修回日期:2012-02-10作者简介:张黔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尚慧系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硕士生。20唐俑显现的唐代审美精神AestheticSpiritoftheTangDynastyasReflectedbyTangFigurines张黔ZhangQian尚慧ShangHui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WuhanUniversityofTechnology,430070Wuhan)96设计艺术研究DESIGNRESEARCHVol.2No.12012图1女立俑①图2女坐俑②图3女立俑③驼俑的塑造上。“昭陵六骏”典型地说明了唐人喜爱骏马这一特点。唐代经济发达,国势强盛,随着东西方交通的发达,文化交流随之扩大、深入。因此,西域进贡和贩卖来的良种马匹数量不断增加。据文献记载,唐玄宗个人的御马达万匹,并亲自挑选西域进献的良马让画师摹画。工匠们在塑造马时,就抓住了马的内在精神:神骏而膘悍,暴烈且勇猛;骨骼粗壮、健美强劲、膘肥体壮;有的腾空奔驰,有的缓步前行,有的追逐戏耍,有的仰首嘶鸣,有的低头啃蹄;从形体、骨架、肌肉中迸发出一种活力,折射出唐王朝的盛世精神。“唐三彩陶马,其准确的造型和神骏矫健的性格,可谓达到精美卓绝的程度。”[3]在形式的追求上,唐马的特点是四方造型,整个外轮廓的平行线与垂直线纵本相等,在形体结构上通过方、圆的体积变化以追求结实、回浑和力度。艺匠们在简单概括基本形体构成的“骨架”上,用准确、生动的肌肉刻划进行装饰,各种形象都给人一种气魄、力量、刚健和雄伟的感觉。作为陆上丝绸之路的活的交通工具,骆驼以其惊人的耐力和沉着、强悍与稳重的性格受到人们的珍爱,被看做是经济文化交流的使者。三彩骆驼名作《载乐驼俑》:长方形底板上站立着高大的骆驼,驼峰上安放着一块铺着毛毯的木板,两边各坐的两个乐俑正在弹、吹琵琶、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