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苦荬菜的研究进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华苦荬菜的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华苦荬菜的研究进展 乔 忠 梁永梅 王继平(内蒙古北方重工集团医院药剂科 014030) 【中图分类号】R9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11-0113-03 【摘要】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 中华苦荬菜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腺苷、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中华苦荬菜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包括抗炎保,抗烟碱,抗氧化,抗病毒,抗白血病等。为了合理利用药用资源,进一步研究与开发中华苦荬菜,本文对近些年中华苦荬菜炮制、药理作用、化学成分及含量测定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中华苦荬菜 药理作用 化学成分 含量测定 华苦荬菜(Chinese ixeridium)为菊科苦荬菜属植物,又名山苦菜,蒙药材名是苏素—乌布斯。中华苦荬菜在我区分布广,资源丰富,全草可以入药,是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的蒙药材之一。苦荬菜具有解毒的功效,有抗烟碱的作用[1-3]。现代医疗实践证明苦荬菜具有解热、镇痛、消炎[4]、解痉、抑制和治疗艾氏腹水癌等功能。苦荬菜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含腺苷、黄酮类、倍半萜内酯类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除此之外还含有甾醇、香豆素、木脂素、维生素、氨基酸、糖等类化合物。 1 中华苦荬菜的炮制方法研究 王文娟等[5]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炒青和蒸青两种杀青方式下苦荬菜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的相对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苦荬菜茶适宜采用绿茶加工工艺制取;炮制苦荬菜茶,炒青方法好于蒸青方法;在不影响苦荬菜茶外形和成茶汤色等感官指标的前提下,苦荬菜在180℃条件下炒青2min,其多酚氧化酶相对活性最低,对茶多酚的降解程度最低。该研究为苦荬菜的高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 中华苦荬菜的药理作用研究 2.1 抗炎保肝作用  Lin SC[6]等以注入了一定量的四氯化碳或N-乙酰苯胺的小鼠为实验动物,通过检测小鼠肝内血清转氨酶和血清组织病理变化,发现中华苦荬菜具有明显的抗炎保肝作用;Zheng QS[7]等对其抗炎保肝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从中华苦荬菜中分离的单体木犀草素-7-O-beta;-D葡萄糖苷的活性高于粗提物,是其抗炎保肝作用的活性成分之一。 2.2 抗烟碱作用  以生理盐水为对照对染烟碱毒的小白鼠和家兔分别用中华苦荬菜干品口服液、注射液、鲜品口服液进行解毒试验,经统计学分析处理,发现无论口服还是注射中华苦荬菜水提取物均能明显提高试验动物的存活数[8]。 2.3 抗氧化作用  赵爱云[9]等对20种植物的甲醇提取物用DPHH法进行抗氧化活性的研究,发现中华苦荬菜的叶具有很高的抗氧化活性(与银杏叶接近),而其根的抗氧化活性则较低。 周玲[10]等采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血缺氧损伤模型,观察木犀草素-7-O-beta;-D-葡萄糖苷对损伤后心肌细胞存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推断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量;观察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判断细胞损伤情况,并进行hochest33258染色,判断细胞凋亡程度。结果表明,木犀草素-7-O-beta;-D-葡萄糖苷(100,50mu;g/mL)组可显著升高缺血缺氧损伤时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SOD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LDH的漏出量,细胞凋亡率降低,从而对缺血缺氧培养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稳定细胞膜,抑制细胞凋亡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2.4 抗病毒、抗白血病作用  张晓瑜[11]等用鸡肾型传支病毒 (IBV)分离株的鸡胚尿囊液接种 16日龄蛋雏鸡,结果表明中华苦荬菜对鸡肾型 IBV有一定治疗效果。 Chiang LC[12]等对5种中药水提取物在体外进行抗病毒、抗白血病活性的研究 ,所选病毒有1-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HSV-2),白血病细胞系有K562, L1210, P3HR1, Raji和U937 leukemia cells。结果表明,中华苦荬菜能有效抑制K562细胞的增殖,对1-型单纯疱疹病毒和2-型单纯疱疹病毒的复制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在有效浓度下无细胞毒性。 3 中华苦荬菜的化学成分研究 3.1萜类化合物 1994年台湾学者[13]从中分离了3个倍半萜内酯,它们分别为8-Epicrepioside G,8-Epidesacylcynaropicrin gl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