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想与希望-吴敬梓笔下的文人形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
理想与希望
——吴敬梓笔下的贤人形象
摘 要:《儒林外史》是一部反映封建末世信仰崩溃、文化教育危机的著作。它以士人生活为基本题材,假托明代的社会背景,在对腐败的科举和无耻的士风进行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的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心中的理想。这理想主要寄托在以王冕、杜少卿等为代表的贤人身上。
关键词:八股文; 科举制度; 贤人; 礼乐兵农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在对腐败的科举和无耻的士风进行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的同时,也写出了作者心中的理想。这理想主要寄托在以王冕、杜少卿、虞博士、庄绍光、迟衡山以及市井四“奇人”等为代表的贤人身上。
贤人是《儒林外史》中的理想人物,是作者所表彰的儒林中最富亮色的群体。在作者看来,儒林中的种种丑恶,均源于对功名的追逐。而与“功名”紧密相联系的则是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八股取士。
一、关于科举制度和八股取士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分配官职的一种制度。这种制度从隋朝开始到清朝结束,经历了1300多年。
隋统一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进行了一些改革。其中在选用官吏方面,以科举取士代替了为世族垄断的九品中正制。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开设进士、明经二科,由州、郡通过考试举荐一些优秀人才,来京城由朝廷进行测试,根据考试成绩录取优秀人士。被录取者可出任各级政府官吏。隋以后各个朝代都沿袭了这一考试制度。不过所设科目、考试内容和方法各个时代都有所不同,并且越来越复杂。由科举的产生来看,科举成为十分合理而有效的笼络人才的制度也是历史的一种必然。政府官员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全国的各个角落,政权基础由此十分广泛而坚实。由此形成了中国的精英政治阶层。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视察端门,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喜曰:“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1](P218)那心情是看到野兽被诱入牢笼的欣喜。可以说,因为科举,使中国的政治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基本上来说是皇帝带领科举成功人士来统治科举不成功人士和广大民众。
而《儒林外史》所写的内容是假托明季,实际是清朝的科举现实。而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并且都是以八股文的样版来取士的。那么八股文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呢?
八股文是明、清两代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特殊文体,称为制义,又称制艺、时文、八比文。这种文体,专取《四书》及《易》、《书》、《诗》、《春秋》、《礼记》等五经命题。由于题目的来源不同,分别被称为《四书》文和《五经》文。八股文到底起于何时,目前史学界也说不清楚。不过,八股文乃始于宋,并逐步演变而来的,并非有意创立的文体,定型是在明代中期。可以说从北宋以后一直到清,中国的文人为它奋斗了近千年了,历代文人几乎都曾是八股文的成就者或牺牲品。因为那时的科举考试就是考八股文,八股文就像一条独木小桥,是文人做官的途径,舍此无它。在著名的大文人、大才子中,像王安石、苏轼、苏辙、杨万里、文天祥、于谦、唐伯虎、王守仁、李梦阳、海瑞、张居正、汤显祖、史可法,直到吕留良、纪晓岚,都是从这条独木桥上走过来的。
八股文每篇由破题、承题、入手、起讲、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固定段落组成,句型、字数都有规定,故称八股文。八股文不仅体制僵死,而且要代圣贤立言,即要求揣摩圣人孔、孟和贤人程、朱的语气;还有细节上一些条条款款,属于局部技法,就不多说。思想狭隘,形式僵化,文风死板,内容晦涩,这就是八股文风。八股文的唯一用途就是考科举.此外绝无实用价值,无论公私文书、文史论著还是抒情、叙事、说理等等都不可能采用八股体裁;明清许多士大夫在编撰自己的文集时,也往往剔除掉了早年应举而作的八股文字。然而这样的文字,却在明清五百年间泛滥天下,多数读书人除了啃八股选本.不知世上还有别的书,这实在是历史的一大悲哀。
八股文对中国社会和中国文人的影响是很大的,自从明代八股取士制度实行后,八股文的思维渐渐统治了中国人的头脑。废除科举之后,这种思维并没有隐退,上百年间一度流行的假、大、空文风与此颇有渊源。有人说八股文就是有意要败坏人才、存心愚民!而有人则认为统治者以八股取士乃不得已,因为他们还没有找到一种更好的选拔人才方式,并非有意要败坏人才或存心愚民。但多数人则认为八股文是统治者牢拢英才,驱策志士的一种手段。这种争论在明末清初就已经开始了,吴敬梓在他的《儒林外史》的第一章就借王冕之口这样写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你看贯索犯文昌①,一代文人有厄!”[2](P13)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其《日知录》中曾说:“八股之害,尤甚焚书。而败坏人才,又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非但四百六十余人也。”并指出:“此法不变,则人才日至于消耗,学术日至于荒陋,而五帝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级工(钳工)试题及答案题库.doc
- 口腔工艺技术概论试题库及答案.doc
- 国内研发型企业药物创新的基本思路 原创论文.doc
- 2012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推荐书.doc
- 从历史成因分析传统文人画与现代水墨画的共通性 历史学等专业毕业设计 毕业论文.doc
- 随时间变化的钢筋混凝土阻力分析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外文资料翻译.doc
- XXXX公司冻干车间设计用户需求标准(URS).doc
- 疲劳强度理论课件.ppt
- 自控原理考研复习总结.doc
- 行测资料分析攻略秘籍:资料分析秒杀技巧.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