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八下期末复习——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zq
一 对 一 个 性 化 辅 导 教 案 教师姓名 周老师 学生姓名 教学日期 学 科 化学 年 级 八年级 教材版本 鲁教版 上课时段 上课地点 课时统计 第( )课 教学内容 八下复习——氧气、二氧化碳的制备 教学目标 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备的原理,发生和收集装置,步骤,检验及验满方法
注意事项 教学重、难点 1.氧气和二氧化碳制备的原理,发生和收集装置,步骤,检验及验满方法
2.注意事项 教 学 过 程
氧气的实验室制
反应类型
固-固加热型
固-液不加热型
实验原理
发生装置
步骤
①查 ②装 ③定 ④点 ⑤收
⑥离 ⑦熄(谐音:茶庄定点收利息)
①查 ②装 ③倒 ④收
收集方法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即证明是氧气
验满方法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氧气已收集满;
用排水法收集时,当有大量气泡从集气瓶口冒出时,证明已收集满。
注意事项
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凝结的小水珠倒流使试管炸裂)
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受热均匀,在集中在药瓶部位加热(预热)
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应先撤导管,再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用KMnO4制取氧气时,试管口放一小团棉花(防止加热时KMnO4小颗粒随气流进入导管)
例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操作:(1)将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入试管中(2)用铁夹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3)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加热试管(5)用排水法收集氧气(6)熄灭酒精灯(7)导气管移出水面.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1)(2)(3)(4)(5)(7)(6) B.?(3)(2)(1)(5)(6)(7) C.?(2)(1)(3)(4)(5)(6)(7) D.?(3)(1)(2)(4)(5)(7)(62
例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能迅速分解生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观察如图回答问题.
(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 ),锥形瓶中应放人的物质是(?? ).
(2)写出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要收集一瓶纯净的氧气,应选择图中的装置(? )(填字母).
(3)某同学在观察到锥形瓶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时,即用装置B收集氧气,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瓶口、瓶底都未见木条复燃,其原因是(? ).
(4)若实验室用此法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填序号)
①生成物只有氧气
②不需要加热
③需加热
(5)装置A中反应很剧烈,由此提出实验安全注意事项是(? )(填序号)
①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
②用体积较小的锥形瓶
③加热反应物
已知2H2O22H2O+O2↑,实验室中利用该反应,选用下图所示装置可制取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取干燥的氧气时,所选用装置的导管接口顺序为(填字母) __________;?(2)若将丁装置充满水,就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此时装置最合理的连接顺序为(填字母) __________;?(3)MnO?2是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可以回收再利用,采用 __________方法,可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分离出MnO?2;?(4)若只改变装置甲中的药品,此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的气体是(选填一种气体的化学式) __________.
某研究小组对用分解生成和的实验条件进行探究.他们进行了以下实验:(1)往盛有溶液的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2)往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3)往盛有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4)经检验,(2)、(3)中反应后试管中仍分别含有和.问题:(1)、在上述反应中的作用是_____. ? ??
(2)实验?(2)、(3)中的浓度以_____为宜.
研究小组还对溶液浓度、催化剂的种类等实验条件进行了探究.下表选取了部分实验数据:用足量等体积溶液制取相同体积所需的时间
?
?
5%?
加入
0.2
0.8
2.0
加入
7.0
9.0
16.0
问题:(3)从上表中能得出哪些结论?.
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说明二氧化碳__________________.
②“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实验
试验中所用的花为用紫色石蕊试剂浸泡并干燥后的纸花
①喷稀醋酸 ②喷水 ③直接放入二氧化碳 ④喷水后放入二氧化碳
实验二
①
②
③
④
⑤
现象
分析
醋酸能使石蕊试剂变红
水不能使石蕊试剂变红
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试剂变红
结论
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实验
实验三
现象
解释及结论
④“二氧化碳溶解性”实验
实验四
现象
塑料瓶变瘪
部分二氧化碳溶于水中,使瓶内气体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基于VISSIM的城市道路交叉口自适应信号控制仿真技术研究-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专业论文.docx VIP
- 专题05 名著导读【备考2025】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 全国版(含答案).docx VIP
- (完整版)交管12123学法减分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 群建阀门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doc VIP
- GA_T 1343-2016防暴升降式阻车路障.pdf
- 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高校数字素养教育实践模式创新路径.docx VIP
- 200个句子涵盖了高中英语4500词汇[宝典].doc
- 体育馆会堂网架提升专项施工方案.doc
- 小学英语“教—学—评”一体化的优势及运用对策.pptx VIP
- 2020年2月四川省喜德县医院系统(卫生类)招聘考试《医学基础知识》试卷及答案.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