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钱大昕与王鸣盛史学思想的同和异
维普资讯
2008年第 3期 史学史研究 No.3,2008
总 131期 JOURNALOFHISTORIOGRAPHY SerialNo.131
论钱大听与王鸣盛史学思想的同和异
施 建 雄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钱大昕与王鸣盛是乾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们的史学代表作 《廿二史考
异》与 《十七史商榷》以考证成果丰硕并称。从学术宗 旨看,二者崇尚实事求是,反对学人
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对史实妄加褒贬 ,同时能够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历史著述的得与失;
就历史编撰 而论 ,二人重视 史书各种体裁和体例的功能并对史书的 内部结构 包括编次 、断
限、叙事、采撰等提 出有效运用的原则。对他们 的史学思想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有助于
全面客观地认识乾嘉历史考证学之时代特点及历史面貌。
[关键词]钱大昕 王鸣盛 实事求是 历史编撰
[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332(2008)03.0051-08
钱大听(1728--1804)字晓徵 ,一字辛楣 ,号竹汀,汪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 。其治史范围广
于同时诸家 ,于正史 、杂史而外 ,兼及舆地 、金石 、典制、天文 、历算及音韵 ,精 心所撰有 《廿二史考
异》、《十驾斋养新录》等 ,后世将其著述辑为 《潜研堂丛书》刊行。王鸣盛 (1722—1797)字凤喈,一字
礼堂,号西庄,晚年号西址,嘉定人。撰有 《尚书后案》、《十七史商榷》和 《蛾术编》等经史著作。二人
既是同乡、同学、同年 、同官,又是亲戚 ,晚年又同住在苏州 ,经历相近,在乾嘉学者 中颇具代表性。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学术领域 中有诸多相通的地方 ,因而就更广泛 的领域及角度对二者的学术成
就进行 比较分析 ,有助于全面客观地认识乾嘉历史考证学之时代特点及历史面貌。
一 、 实事求是的宗旨:意趣相投
作为乾嘉时期考证学派 的代表人物之一 ,钱大听的史学思想突出表现在以实事求是为依归的
治史态度 ,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反对学者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对史实妄加褒贬。宋明以来 ,理学
及心学盛行 ,学者以驰骋议论为高,“摭拾 口头禅 ,转相假借 ,谈空说有 ,与实际应用益相远 ,横流恣
肆 ,非直无益于国,而且蔑 以自淑。”清初学者们鉴于明朝灭亡 的切肤之痛 ,对 明代之学术进行彻
底的反思,由此带动了学风 的逐步改变。乾嘉学者们继承前辈对宋 明学风的批判意识 ,自觉倡导实
事求是的治学风 尚,钱大听与王呜盛就是他们当中的卓荦代表。钱大听就欧阳修的著史宗 旨所提
出的批评颇具代表性:“欧公 《新五代史》自谓 窃‘取 《春秋》之义 ’,然其病正在乎学 《春秋》”,“欧公本
[收稿 日期] 2008-03—15
[作者简介] 施建雄(1966一),男,福建永春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① 粱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1年版,第 100页。
51
维普资讯
论钱大昕与王呜盛史学思想 的同和异
纪颇慕 《春秋》褒贬书法 ,而其病即在此。……史家纪事唯在不虚美 ,不隐恶 ,据事直书,是非 自见。
若各 出新意 ,掉弄一两字以为褒贬 ,是治丝而棼之也”,强调史家重在据实直书 ,尽量避免随意发挥
主观见解 。另一方面,他指责胡宏的 《皇王大纪》、陈桎的 《续编》、罗泌的 《路史》等著述给学术界带
来了不 良影响,使得 “后儒生侈谈邃古 ,而荒唐之词流为丹青 ,盖好奇而不学之弊”,追溯 “今人以甲
辰为尧元载,出于邵氏 《皇极经世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