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ppt

  1. 1、本文档共6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药典无菌检查法

2005年版《中国药典》 无菌检查 辽宁省药品检验所 抗生素室 李冰 2009.7 一、2005年版无菌检查法特点 二、无菌检查法概念 三、 2005年版增、修订内容 四、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法 五、菌种 一、2005年版无菌检查法特点 完善检查方法 增加试验的可操作性 方法更具科学性,提高检出率,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缩小与先进国家药典的无菌检查法的差别 二、无菌检查法概念 系指用于检查药典要求无菌的药品、医疗器具、原料、辅料及其他品种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 同时指出:若供试品符合无菌检查法的规定,仅表明了供试品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被微生物污染。 三、增、修订内容 无菌检查法的设施及环境、培养基名称、培养基种类及用途、培养基制备及装量、培养基灭菌及贮藏、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试验用菌株、最小检验量、方法验证、培养时间、结果判断 1、无菌检查的设施及环境 ⑴试验环境应在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项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规定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浮游菌和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洁净级的检测。 隔离系统按相关的要求进行验证,其内部环境的洁净度须符合无菌检查的要求。 ⑵ 隔离系统的应用 应用隔离系统重要的两方面:一是保护产品免受外源性污染,包括操作人员、操作环境及外包装等的污染,保证无菌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实现一次检出的要求;二是保护操作人员免受实验过程中的有害物质带来的污染。 2、培养基的名称、种类、用途 ⑴.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用于培养好氧菌和厌氧菌) ⑵.改良马丁培养基(用于培养真菌) ⑶.选择性培养基 按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改良马丁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量的中和剂或表面活性剂。中和剂和表面活性剂要经验证 如对氨基苯甲酸--用于磺胺类供试品 聚山梨酯80--用于非水溶性供试品 β-内酰胺酶(新增加的选择性培养基) --用于β-内酰胺类供试品 0.5%葡萄糖肉汤培养基—用于硫酸链霉素等 抗生素的无菌检查 3、 培养基的制备、装量 培养基可按处方制备,亦可使用按该处方生产的符合规定的脱水培养基。 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装量与容器高度的比例应符合培养结束后培养基氧化层(粉红色)不超过培养基深度1/2。供试品接种前,培养基氧化层颜色不得超过培养基深度的1/5,否则,须经100℃水浴加热至粉红色消失(不超过20分钟),迅速冷却,只限加热一次。 4、灭菌 所有培养基、稀释液及冲洗液的灭菌程序均应验证,方可采用。防止灭菌不彻底或过渡灭菌 5、 培养基的贮存 制备好的培养基应在2-25℃、避光保存 保存在非密闭容器中,应在3周内使用 (一般指配制的)。 保存在密闭容器中,可在1年内使用 (一般指商品化的)。 6、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⑴ 无菌性检查 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试验可与供试品无菌试验同时进行。 ⑵ 灵敏度检查 ①菌种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CMCC(B)26003] 铜绿假单胞菌 (Pseudomonas aeruginosa)[CMCC(B)10104]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CMCC(B)63501」 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CMCC(B)64941] 白色念珠菌(Candida sporogenes)[CMCC(B)98001] 黑曲霉(Asperjillus niger)[CMCC(F)98003] ②菌 液 制 备 ③培 养 基 接 种 ④ 结果判断 空白对照管应无菌生长,若加菌的培养基管均生长良好,判该培养基的灵敏度检查符合规定。 7、 稀释液、冲洗液 0.1%蛋白胨水溶液 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 如需要可加入表面活性剂或中和剂应经方法验证证明其有效性,并对细菌存活无影响。 修改原因:增加检出率,使受损的微 生物复苏 8、方法验证试验 在建立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方法时,需对供试品的抑细菌和抑真菌特性及无菌检查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 供试品的组分或原检验条件发生改变时,检查方法应重新验证,并对每一株试验菌逐一进行验证。 (1)菌种及菌液制备同培养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