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文学课堂讲义2010.doc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文学课堂讲义2010

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杜新艳 duxy@ 289304540 第一讲  绪论 一、定义“中国近代文学”这个概念 二、理解“近代文学”这门课程 一、作为概念的中国近代文学 (一)“中国” 1、在文献中,“中国”一词有多种含义:(统治、地域、民族 ) 1)指皇帝所在的都城。 2)指天子直接统治的王国。 3)指中原地区。 4)指国内、内地。清朝就把内地叫“中国”。 5)指诸夏族居住的地方。 6)指诸夏族或汉族建立的国家。 2、近代(民族与国族) 从地理概念或文化概念转向政治概念 1)黄遵宪《日本国志》:考地球各国,若英吉利,若法兰西,皆有全国总名。独中国无之。……中国之云,本以对中国之荒服边徼言之。……余考我国古来一统,故无国名。国名者,对邻国之言也。然征之经籍,凡对他族则曰华夏。(1887) 2)1894孙中山兴中会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3)1901梁启超《中国史叙论》首次使用“中国民族”的概念;1902年《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中华民族”, 4)1907年杨度《金铁主义说》:中国云者,以中外别地域之远近也。中华云者,以华夷别文化之高下也。即此以言,则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血统之种名,乃为—文化之族名。“文化族名” 5)章太炎《中华民国解》: 中国之名,别于四裔而为言。 华本国名,非种族之号; 正言种族,宜就夏称。 6) 孙中山:“民族主义就是国族主义,在中国是适当的,……因为中国自秦汉而后,都是一个民族造成一个国家。”? 二、“近代”(1840-1919) 1、在历史学范畴中,modern的普遍用法是指15世纪中期之后的西方历史。这个过程伴随着:民族国家的兴起、工业化 、资本主义的兴起 、社会主义国家的出现 、代议式民主的兴起 、科学技术重要性的增加、城市化、读写能力的大众化 、大众媒体的激增等等。它是指启蒙时代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集中体现为一系列现代精神:自由、民主、平等、正义、科学、理性、进步、个人主义等等。 2、在西方思想史研究中,德国解释学家姚斯在《美学标准及对古代与现代之争的历史反思》认为它源于十世纪末期,用于指称古罗马帝国向基督教世界过渡的时期,目的在于把古代与现代区别。 “现代性”最权威的理论家哈贝马斯则说modern将其自身看作古往今来变化的结果,随着内容的更迭变化而反复再三地表达了一种与古代性的过去息息相关的时代意识。 现代性: 历史或世俗现代性 终极或审美现代性 前者一般与直线的时间意识、进化论、理性、进步等相联系,后者则强调冲破时间罗网、求新求变、反理性、对世俗社会不断批判。 古典定义:即求新求变、打破传承。 近代文学注定是对文学现代性的探寻,而不等于近代文学的史实。 三、“文学” 1、文学活动四要素 美国学者M·H·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文学活动四要素理论,文学活动由作品、世界、作家、读者四要素构成:   第一个要素是作品,即艺术产品本身。由于作品是人为的产品,所以第二个共同要素便是生产者,即艺术家。第三,一般认为作品总得有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导源于现实事物的主题——总会涉及、表现、反映某种客观状态或者与此有关的东西。这第三个要素便可以认为是由人物和行动,思想和感情,物质和事件或者超越感觉的本质所构成,常常用“自然”这个通用词来表示,我们却不妨换用一个含义更广的中性词——世界。最后一个要素是欣赏者,即听众、观众、读者。作品为他们而写,或至少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四要素平面关系 文学生物链 作品、世界、作家、读者四要素互相渗透、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了某种确定的三角关系,即:       世界       ↑       作品      ↙   ↘     作家  读者 :近代语体革命与文体变迁 题目 1)引入(关注问题) 2)分析(坐标引用) 3)论证(创作引证) 4)结论(回顾反思) 6)特点 合法性(陷阱)。共通性、整体性、有序性、一致性。 变革性(陷阱)。新与变是现代性的基本特征。近代文学及其观念的裂变。造成了近代文学的进退无据,被剥离的危险。 过渡性(陷阱)。发展大于独立。缺乏独立的价值评判系统。 一、龚自珍的身世 1、生平: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字尔玉,又字璱人(率人),又字伯定;更名易简,、巩祚;号定庵,又号定公、羽琌山民等。 家世:过继祖父龚敬身,进士、官内阁中书、云南迤南兵备道;祖父龚禔身,举人,官至内阁中书军机处行走。父龚丽正,进士,曾任徽州知府,江南苏松太兵备道,署江苏按察使。母段驯,外祖段玉裁。 二、诗歌创作

文档评论(0)

ctuorn037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