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麻素注射液合丁咯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50例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天麻素注射液合丁咯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50例疗效观察
王远芝 (山东省文登市人民医院 264400)
【摘要】目的 观察天麻素注射液合丁咯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600mg、丁咯地尔注射液100 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则给予香丹注射液16mL、纳洛酮1.2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停用其他扩血管药物,并按病情给予相应止吐、止痛等基础及对症治疗。均7天为1疗程。结果 治疗组痊愈率为58.0%,显效率为20.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痊愈率为33.3%,显效率为23.5%,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比较痊愈率加显效率有极显著差异(x2=8.89,P lt;0.01),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x2 =5.17,Plt;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 天麻素注射液合丁咯地尔治疗中枢性眩晕安全、有效。
【关键词】天麻素 丁咯地尔 眩晕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1-0177-02
眩晕是一种很常见的临床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发作性自身或外物旋转感,可伴有恶心、呕吐、站立不稳或跌倒等。由于临床上可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分类也相当复杂和混乱,治疗有一定难度。近年来,我院采用天麻素注射液合丁咯地尔治疗不同原因的中枢性眩晕5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今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且符合以下标准:①具有突然出现的自身或外物旋转感,可伴有恶心、呕吐、站立不稳或跌倒等典型症状;②患者神志清醒,可有或无一过性共济失调、眼球震颤等。③能除外内分泌紊乱、贫血、脑肿瘤、脑梗死、颅内出血、药物或毒物所致。④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有关中枢性眩晕的诊断标准[1]。101患者被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中,男性23例,女性28例;年龄39~86岁,平均(59.32plusmn;5.18)岁;病程1~8天,平均(4.35plusmn;2.12)天;临床诊断为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脑缺血发作37例、颈性眩晕4例、原因不明者9例。其中,24例为初发性患者,26例为反复发作性患者;合并高血压病者12例、糖尿病9例,高脂血症11例。对照组51例中,男性25例,女性26例;年龄36~81岁,平均(57.26plusmn;5.03)岁;病程1~7天,平均(3.77plusmn;3.15)天;临床诊断为椎一基底动脉的短暂脑缺血发作39例、颈性眩晕3例、原因不明者8例。其中,23例为初发性患者,28例为反复发作性患者;合并高血压病者13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10例。两组一般资料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Pgt;0.05)。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天麻素注射液600mg、丁咯地尔注射液100 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则给予香丹注射液16mL、纳洛酮1.2mg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
两组均停用其他扩血管药物,并按病情给予相应止吐、止痛等基础及对症治疗。均7天为1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经1~3天治疗后,眩晕,恶心、呕吐消失,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者为痊愈;经1疗程治疗后,眩晕,恶心、呕吐消失,但活动时仍稍感头晕者为显效;经1疗程治疗后,仍有眩晕发作,但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者为有效;经1疗程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者为无效。
2 治疗效果
治疗组痊愈29例(58.0%),显效10例(20.0%),有效7例(14.0%),无效4例(8.0%),总有效率为92.0%;对照组痊愈17例(33.3%),显效12例(23.5%),有效11例(21.6%),无效11例(21.6%),总有效率为78.4%。两组比较痊愈率加显效率有极显著差异(x2=8.89,P lt;0.01),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x2 =5.17,Plt;0.05)。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临床上中枢性眩晕以椎-基底动脉系统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最为常见。目前研究认为该病的发生与以下因素有关①微血栓: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狭窄处的附壁血栓、硬化斑块及其中的血液分解物、血小板聚集物等脱落后,一过性阻塞了脑部动脉。②脑血管痉挛:椎基底动脉系统动脉硬化斑块使血管腔狭窄,使该处产生涡流并刺激血管壁导致血管一过性痉挛。③ 脑血液动力学改变:在椎基底动脉系统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6 Rain or Shine (第3课时) 课件人教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pdf
- 2025年中考数学复习热搜题速递之尺规作图(2024年7月).docx
- 股市风险预警机制-深度研究.pptx
- 政策解读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PPT.pptx VIP
- 5.0MPa路面抗折混凝土配合比.docx VIP
- 17J927-1 车库建筑构造(OCR).pdf VIP
- XX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HIV筛查实验室管理手册_精品.doc
- 2025年春季小学学校德育工作计划(1975字).docx VIP
- 渤海水泥厂包装车间除尘系统设计.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