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舌尖上的重庆影评
舌尖上的重庆影评
朋友从网上下了一套高清版的《舌尖上的重庆》,推荐给我看。此时,《舌尖上的中国》中飘散的各种鲜香虽已渐行渐远,但片中起之美食落之人文的精彩讲述仍然让人回味。
《舌尖上的中国》巨大的光环之下,居然有人敢再打“舌尖上”之旗号,显然是自不量力。不过据说七名制作人员拍片的缘起是因为看了《舌尖上的中国》中重庆仅有火锅亮相,而且细数了一下,时长不过90秒钟,大呼不服,决心用自己的镜头做个补充,经费自筹,只求认同,不求赚钱。青年人说干就干值得肯定叫人佩服,不过“不服”就实在没有必要了,中华之大,美食之多,《舌尖上的中国》的舌头再宽,也舔不完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啊,再说了,它有那么大嘴,也没那么大胃是吧。重庆人不服气?恐怕全国人民都没服气——都说,我们那儿好吃的多了去了!
说片子吧。
《舌尖上的重庆》,名字上就决定了这是一部学习之作、模仿之作、山寨之作,我们不必用太苛刻的眼光去审视它,不过虽为山寨,整个片子还是端足了架势,处处显着纪录片的风范,让人想起沿海的山寨手机,先不说体验和功能,开机一看,外观界面上还是能唬住人的。
山寨得最不山寨的,是词儿。这个一定要赞一个!解说词的语言风格、行文方式虽然随时都在向着《舌尖上的中国》致敬,不过依然因地制宜,成功移植,让人感觉行文者信手拈来,把玩得游刃有余:小面一集中,“小面之小、小面之大”一段;夜摊猫儿面和早餐板凳面的衔接契合;火锅一集中结尾处“麻辣因子”一段的总结升华;家常菜一集中对家常菜味道的定义;江湖菜一集中的“七分岁月,在锅中熬煮着三分生活,于是便荡漾出了江湖的模样”……精准的叙述中带出作者的感悟,凝聚重庆人对家乡美食的回味与思索。
片中的语言,与其说是对《舌尖上的中国》的模仿,不如说是对《舌尖上的中国》的延续。
除语言外,片中还不乏精巧的构思,下饭菜一集中,母亲将盐水传与儿子,帮儿子做泡菜,儿子回家开启母亲精心准备的美味,隐喻重庆味道的传承,令人动容。
好听的说完了,下面要拍砖了。
毕竟是山寨,《舌尖上的重庆》具备了山寨应有的素质。
首先是策划构思的混乱,如果这算个硬伤的话,最大的伤口在江湖菜一集,杀偏了,杀得太偏了!这一集根本就应该叫做“电台DJ的苦乐人生”或者“飞哥的酸甜苦辣”,一集十分钟看完,我敢保证,没碰过江湖菜的外地人还是不知江湖菜为何物,整个一集中竟然连个江湖菜菜名都没有,倒是飞哥长飞哥短地津津乐道,这还不过瘾,末了还搬出主人翁的父亲妄想赚观众一把眼泪。这一集,观众像是慕名而来想要品尝重庆麻辣的食客被带着去吃水煮鱼,结果师傅是上海人,锅里居然放了糖的。
伤口之二在最后一集,整个风格似乎在玩逆袭,观众刚把火锅吃得酣畅淋漓,你突然端上来几杯星巴克,不知到其他人什么感受,反正我的味蕾错愕得慌。让我来猜猜制作团队的打算:五集编完了,剩下这么多素材,咋整呢?丢了怪可惜的,管它的,一锅炖了吧,也凑个六集——结果《舌尖上的重庆》上的最后一道压轴菜是乱炖。
其次是拍摄涵盖面不够广。小面一集就围着金岛花园的板凳面转了,都让我怀疑这是不是就是个软广告?你让遍地开花的重庆小面馆们情何以堪,其他小面50强绝对“不服”(他们再拍个“舌尖上的小面”?)。不过鉴于该片的拍摄规模,这一点似乎也可原谅。
再有就是制作失之于粗糙。最该批评的是配乐!火锅里那段小提琴探戈曲如此耳熟(火锅配探戈?怎么想的?!),直接把我拉到《真实的谎言》里面,斯瓦辛格口含玫瑰和老婆翩翩起舞就在我眼前甩脑袋,哪里还看得见什么毛肚黄喉!下饭菜中母亲做泡菜的画面所配的人声,情是到了,却过于深沉,流于悲戚。技术上整个片子声音的控制也成问题,大小不均,有的采访还跑偏了声道,作为自己全情投入的呕心之作,这些瑕疵应该避免。
最后提醒一下,片子虽然主要功能是娱己,赚几个喝彩,但毕竟还是要传播,制作时就该有负责的态度,江湖菜一集中居然出现吃青蛙的画面,菜馆玻璃墙上也赫然写着“呱呱系列”,这个,重庆人都懂的。另外,棉花街市场里的一些水产品的画面似乎让人不太舒服。
好了,总的来说,作为一部因玩乐而生的纪录片,做了,做成了,令人钦佩。所说的这么多逆耳之言,算是鸡蛋里挑的骨头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UM)百胜验厂审核详细要求清单.pdf VIP
- 四上数学口算竖式脱式应用题每日一练60天(60页).pdf VIP
- 《云南彝良地区地质构造特征探讨.docx VIP
- 三上数学口算竖式脱式应用题每日一练60天(60页).pdf VIP
- 2025年新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课件.pptx
-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概况》教案 第1课 了解世界旅游业(一).pdf VIP
- 人教版劳动教育四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pdf VIP
- 2022年国家人体生物监测工作手册.pdf VIP
- 电子课件自主学习修订版第一单元开启自主学习的旅程.pptx VIP
- JBT 4333.2-2013 厢式压滤机和板框压滤机 第2部分:技术条件.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