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疾病外科治疗.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肝脏疾病外科治疗

肝脏疾病外科治疗 外科教研室 第一节 概 论 一、肝脏的解剖位置、形态和毗邻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重约1200~1500g,左右径25cm,前后径15cm,上下径约6cm。 韧带:肝圆韧带、镰状韧带、冠状韧带、左、右三角韧带、肝胃韧带和肝十二指肠韧带, 第一肝门 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 肝的分叶 分段 肝脏的生理功能 肝脏为生存必需器官,有重要而复杂的生理功能,目前确定的生理功能有: 1.分泌胆汁 2.代谢功能 3.凝血功能 4.解毒作用 5.吞噬或免疫作用 此外,肝内有铁、酮、维生素B12、叶酸等造血因素,故间接参与造血。肝又储存大量血液,当急性失血时,有一定调节血液循环的作用。 肝的再生 肝的再生能力和潜力很大。动物试验证明将正常肝脏切除70%~80%,仍可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六周后修复生长到将近原来的重量。 但在人体,一般认为约需1年。 对缺氧非常敏感 中医认为 肝主藏血和主疏泻。肝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在窍为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 肝与胆的联系:互为表里。 肝在五行中属木,在阴阳为阴中之阳,与脾的关系密切,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肝胆的症候 概括为虚实两类: 以下证型多见:肝血虚证、肝阴虚证、肝郁气滞证、肝火炽盛、肝阳上亢证、肝胆湿热证、寒滞肝脉证、胆郁痰扰证、肝风内动证。 肝与腹部围手术期应激的关系 肝者,将军之官 腹部围手术期应激,肝脏起着防卫与适应作用 但应激过度,能致气血紊乱,肝失疏泄,木旺乘土,影响脾胃功能。 细菌性肝脓肿 概念 细菌性肝脓肿是指肝脏受到细菌感染后,因未及时处理而形成脓肿,临床以发热、肝区疼痛、肝肿大为特征。本病属于中医学“肝痈”的范畴 病因病理 全身性细菌感染,特别是腹腔内感染时,细菌容易侵入肝脏;若病人抵抗力低下,便可发生肝脓肿。 细菌可从胆道系统、肝动脉、门静脉系统、淋巴系统、肝外伤继发感染等途径进入肝脏。 致病菌多为大肠杆菌,其次为链球菌,经肝动脉及“隐源性”感染的致病菌多为葡萄球菌。 中医学认为 本病多为感受疫毒.或嗜酒肥甘而生热.或阳亢肝郁而化火,致火热成毒,瘀滞于肝,使血肉腐败而成内痈。 临床表现 起病较急,多在原发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上突然加重,骤起寒战、高热、大汗,肝区或右上腹痛。体温常可高达39~400C,多数为驰张热。 查体肝区有压痛及叩击痛。 肝脓肿严重者可出现黄疸、腹水等表现。有的病人可发现右肺呼吸音减低、罗音、叩诊呈浊音等。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增多,有核左移现象或中毒颗粒。 肝功能检验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害。 急性期约有1/3的病人血液培养呈阳性。 X线检查。 B型超声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CT、MRI。 鉴别诊断 1.阿米巴性肝脓肿 2.右膈下脓肿 3.肝癌 非手术疗法 急性期但尚未局限的肝脓肿和多发小肝脓肿,宜采用非手术治疗。 1.抗感染 2.外治法 四黄散、金黄散外敷。 3.支持疗法 辨证论治 早期病证多属肝胆郁热,治宜疏肝利胆,凉血清热,方选清营汤合柴胡疏肝散加减; 中后期多属火毒蕴盛,治宜泻火解毒,佐以透脓,方用黄连解毒汤合透脓散加减。 手术治疗 对于较大的肝脓肿,应施行脓肿穿刺或切开引流。病程长的慢性局限性厚壁脓肿,也可行肝叶切除或部分肝切除术。 术后辨证论治以透托或补托为大法。 原发性肝癌 广州中医药大学 第二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原发性肝癌 【目的要求】 1.了解原发性肝癌的病因病机。 2.掌握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中西结合治疗方法。 【教学内容】 1.概述:定义、特点。 2.病因病机。 3.诊断。 4.鉴别诊断。 5.治疗。 概论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是指发生于肝细胞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癌变。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年死亡率为20.40/10万。 本病属于中医学“胁痛”、“积聚”、“黄疸”等范畴。 1、临床多表现为肝区痛,上腹部肿块,进行性消瘦等。 2、具有起病隐匿、潜伏期长、高度恶性、进展快、侵袭性强、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 3、本病属中医学“胁痛”、“积聚”、“黄疸”等范畴。 肝 脏 解 剖 中医病因病机 肝癌的致病因素与发病机制复杂。中医学认为肝癌是由于七情内伤、饮食劳倦,或邪毒内侵,致脏腑气血亏虚,气滞血瘀、湿热痰毒等互结于肝所致。 肝脏属木,脾脏属土,分居两胁下。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与统血。本病与肝脾两脏密切相关。 A.情志失调是肝癌的主要致病因素。 若情志损伤,多怒伤肝,疏泄失职,致气滞血瘀;或情志久郁,损伤脾气,运化失职,停为痰浊。痰与瘀均为肝癌形成的主要因素。 B.饮食不节,或食入腐败不洁之品亦可损伤脾胃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