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惑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五.docVIP

狐惑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五.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狐惑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五

狐惑病方证与临床——《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五 【金匮方证】 浙江中医杂志2009年7月第44卷第7期 狐惑病方证与临床 —— 《金匮要略》方证与临床系列之五 徐光星何若苹.何任(指导) 1浙江中医药大学何任中医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53 2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浙江杭州310009 关键词金匮要略狐惑病病证方剂临床 狐惑病,又称狐莹病,乃湿热郁蒸,化腐生虫, 虫毒腐蚀口腔,咽喉,眼部,二阴等所致.因此病临 床较为少见,故后代多有争议,然实与《左传?昭公 元年》所载之晋平公”内热惑蛊之疾”类似.其证治 方药,《金匮要略》共载4条原文l1],4首方剂[.本 文将以病证原文,病证解析,方药原文,方药解析, 方证新说,现代药理,医案证验之格式,对狐惑病方 证予以统贯论述. 1病证原文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闭, 卧起不安,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不欲饮食,恶 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蚀于上部则声 喝,甘草泻心汤主之. 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 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病者脉数,无热,微烦,默默但欲卧,汗出,初 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鸠眼;七,八日,目四眦黑. 若能食者,脓已成也,赤小豆当归散主之. 2病证解析 综读以上诸条原文,可知《金匮要略》所论之狐 惑病,乃湿热郁蒸,化腐生虫,虫毒腐蚀咽喉,二阴 等人体外窍之病证.”狐惑病,谓虫蚀上下也.世谓 风中有虫,凡虫自风生固矣,然风阳也,独阴不生, 必有所凭而后化.盖因湿热久停,蒸腐气血而成瘀 浊,于是风化所腐为虫矣.设风不由湿热,而从寒凉 者,肃杀之气纵然腐物,虫亦不化也,由是知此病 也”l2].其症候表现,可分二端.一者虫毒腐蚀局部 之症候.蚀于上,则咽喉,口腔等糜烂溃疡,声音嘶 哑;蚀于下,则前后二阴糜烂溃疡.病之初起,热毒 积聚于眼部,则可见目赤如鸠眼;病之日久,热毒化 瘀成脓,则可见目四眦黑.虫蚀于下,则热冲于上, 故咽干.另者,此病虽有湿热郁蒸之症候,然其主要 病机乃虫毒腐蚀,故状若伤寒. 狐惑病之辨治,以甘草泻心汤为主方,解毒和 中,清热除湿.虫蚀于下者,配以苦参汤洗之;蚀于 肛者,配以雄黄熏之;日久成脓者,以赤小豆当归散 治之. 3方药原文 3.1甘草泻心汤方:甘草四两,黄芩,人参,干姜各三 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擘),半夏半升.上七味,水 一 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3.2苦参汤方:苦参一升,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 熏洗,日三服. 3.3雄黄:上一味为末,筒瓦二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3.4赤小豆当归散方: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 当归三两.上二味,杵为散,浆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4方药解析 4.1甘草泻心汤方:本方重用甘草四两为主药,清热 解毒,安中和胃;配黄芩,黄连苦寒清热解毒;干姜,半 夏辛燥开郁化湿;人参,大枣甘温扶正和胃.诸药共 用,合奏清热燥湿,和中解毒之功,于是湿热郁蒸,虫毒 腐蚀之狐惑病,自获痊愈. 4.2苦参汤方:本方以苦参煎汤清洗局部,有清热除湿, 杀虫解毒之功,对狐惑病前阴局部之溃疡,疗效明确. 4.3雄黄:雄黄烧烟熏肛,可清热解毒,燥湿杀虫,于 狐惑病后阴局部之溃疡,可解其患. 5方证新说 患者口腔,咽喉,二阴等局部糜烂溃疡,时有眼 部红赤或四眦黑,默默欲眠,目不得闭,微烦,卧起 不安,不欲饮食,恶闻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 白,此为狐惑病,总由湿热郁蒸,化腐生虫,虫毒腐 蚀而致. 狐惑病之辨治,以甘草泻心汤为主方.蚀于前阴 者,配苦参汤洗之;蚀于后阴者,配雄黄烟熏之. 浙江中医杂志2009年7月第44卷第7期 狐惑病日久成脓者,治以赤小豆当归散. 甘草泻心汤方:甘草15g,黄芩lOg,生晒参9g, 干姜9g,黄连3g,大枣30g,半夏lOg.水煎服.苦 参汤方:苦参30g.水煎,温水熏洗局部,日3次. 雄黄:以适量雄黄粉末置于瓦罐中,点燃熏肛. 6现代药理 6.1甘草泻心汤:现代实验研究表明,本方具有保 护胃粘膜,抗溃疡,抗炎等作用,并能增强人体免疫 功能.主药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有解毒, 抗消化道溃疡,抗菌作用,并对急性虹膜睫状体炎有 效. 6.2苦参汤:现代实验研究表明,本方有抗炎,抗 病毒,抗皮肤真菌,抗肿瘤,抗过敏,抗心律失常, 抗心肌缺血,降血脂,利尿,镇静解痛,抗辐射和防 止白细胞减少等作用l3]. 6.3雄黄:雄黄具有杀菌,抑制皮肤真菌,抗血吸虫, 抗疟原虫等作用,可用于治疗白塞氏综合征,慢性支气 管炎,支气管哮喘,流行性腮腺炎,热带性嗜伊红细胞 增多症,细菌性痢疾,结肠炎,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 道炎,带状疱疹,皮肤诸疮及疥癣等病证口]. 7医案证验 7.1甘草泻心汤证:郭某,女,36岁.口腔及外阴溃疡 半年,在某院确诊为口,眼,生殖器综合征,曾用激素治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