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孢子虫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的控制作用研讨.pdfVIP

微孢子虫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的控制作用研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抱子虫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的控制作用研究 摘 要 微抱子虫(Microsporidium)是普遍存在于自然界的单细胞真核生物,隶属于原生动 物界 (Protista)微抱子虫门(Microspora):微饱子虫纲 (Microsporea)微抱子虫目 (Microsporida)。它是寄生于各种各样的动物的专性细胞内寄生体,主要寄生在昆虫体 内。在己发现的1000多种微抱子虫中,有400种左右是昆虫病原性微抱子虫。本论文用 生命表方法研究了小菜蛾微抱子虫Vairimorphasp.对小菜蛾,小菜蛾微抱子虫、斜纹夜 蛾微抱子虫Vairimorphasp.对斜纹夜蛾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在此基础上,采用均匀设 计的方法,以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指标评价微抱子虫不同浓度和不同使用次数组合对小 菜蛾、斜纹夜蛾自然种群的控制作用,建立了使用浓度、使用次数和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之间的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探讨了温度对微抱子虫作用效果的影响: 在室内测定了感染了微抱子虫的小菜峨卵对拟澳洲赤眼蜂 (Trichogrammaconfusum Viggiani)寄生率的影响以及感染了微抱子虫的小菜蛾幼虫对草间小黑蛛 (Erigonidium graminicolo)存活率的影响。研究的主要结果有: I、小菜蛾微抱子虫对小菜蛾实验种群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当微抱子虫浓度为1X105, 1X1o6,1X10,个/ml时,相对应的种群趋势指数I(下一世代对当代的增长倍数)都可 降到1以下,分别为0.9540,0.52750.0661。并且微抱子虫对小菜蛾幼虫存活率、蛹的 羽化率及成虫生殖力都有一定的影响,但是不同浓度对小菜蛾各龄期的作用是不同的、 以1X10」个//ml的控制作用最小,1X1护个/ml的控制作用最大,控制作用随着微抱子虫 浓度的升高逐渐增强. 2、小菜蛾微抱子虫对斜纹夜蛾实验种群有一定的控制作用,其控制作用随着抱子 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当浓度为1x10个‘/ml时,斜纹夜蛾幼虫存活率为0.43.蛹的羽化 率为 。5556,产卵量下降率为。.8872,种群趋势指数降到5.58,相对应的千扰作用控制 指数达到。.0439。当浓度为1X10个}mI时,观察不到成虫产卵。斜纹夜蛾微抱子虫对 斜纹夜蛾实验种群的控制作用明显好于小菜蛾微抱子虫,当浓度为1X105个/ml时,斜 纹夜蛾幼虫存活率为。.56,蛹的羽化率为0.4533,产卵量下降率为0.9541,种群趋势指 数达到1.58,相对应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119。处理浓度为1X10个/ml时,斜纹 夜蛾发育不到化蛹,在幼虫期已全部死亡。当浓度为1X106个/ml时,虽然部分蛹能羽 化为成虫,但观察不到成虫产卵。两种微抱子虫对斜纹夜蛾的控制作用均随着浓度的提 高而增强。 3.温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小菜蛾1-2龄期,微抱子虫对其控制作用随着温度的升高 而增强,处理温度为33℃时,千扰作用控制指数为0.2857,而在15℃时IIPC为0.8900; 在3龄期,以24℃和21℃的控制作用较强,其中24℃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最小,其值 为0.3350,高温区和低温区的控制作用较弱;在4龄期,各温度处理的控制作用差异不 明显。 4、研究了两种微抱子虫在田间的应用技术,建立了斜纹夜蛾微抱子虫使用后对斜 纹夜蛾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Y)与使用浓度 (A)、使用次数 (B)间的回归模型; Y=0.9620- 0.0426B-0.0455A XB 经拟合后以试用浓度为1X106个//ml。施用3次的组合效果最好,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达 到0.0152, 同样建立了小菜蛾微抱子虫使用后对小菜蛾种群的干扰作用控制指数 (Y)与使用浓度 (A)、使用次数 ((B)间的回归模型: Y=1.5707-0.1948A-0.1268B 经拟合后以使用浓度为1X1护个//ml,施用3次的组合效果最好,干扰作用控制指数达 到 0.0215. 5、小菜蛾微抱子虫对小菜蛾的寄生性天敌拟澳洲赤眼蜂 Trichogrammaconfuaurn V,函ani没有明显影响。让赤眼蜂寄生己感染浓度为1X105们ml微抱子虫的小菜蛾卵, 平均寄生卵量为40.9粒,与对照的45.2粒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同样,用己感染浓度为1 X10,个/ml微抱子虫的小菜蛾1一龄幼虫喂饲

文档评论(0)

开心农场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