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平凡岗位考量价值-扶贫无悔书写人生
平凡岗位考量价值 扶贫无悔书写人生----下派第一书记余庆伍同志扶贫先进事迹 余庆伍,1964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南郑县农村能源办公室主任。2015年8月南郑县委组织部抽调全县优秀干部到村精准扶贫,派驻南郑县福成镇中营村任第一书记。在下派的短短三个月时间里,不畏艰辛,扎实工作,以一个共产党员的优秀品德,率先垂范,为米仓山区贫困村的扶贫、脱贫,尽职践行,得到党委政府和同事们的好评,受到扶贫村干群的赞扬和尊敬。点滴事情记录了一个共产党员的无悔人生。 深山探访贫困村,扶贫精准找贫根余庆伍同志是南郑县农业局的干部,任职于南郑县能源办。2015年,南郑县农业局被南郑县委确定为该县福成镇贫困村---中营村精准扶贫对口帮扶单位,在接到派驻文件后,他会同农业局党组一同驱车来到远离县城134公里的中营村,了解村情,走家串户,召开村三委会及党员村民代表座谈会,跟踪调查贫困的原因,经过与村民同吃同住,了解到:中营村远离县城134公里,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是全镇人口较多的一个自然大村。现在有4个村民组,年报161户、总人口535人、有土地总面积349亩,林地总面积11300亩。全村土地贫瘠,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村,没有产业,没有企业,主产玉米、豆类薯类、水稻,农业林业经济作物有茶叶、烟叶、中药材、核桃、板栗、木耳香菇、魔芋零星化产品。全村多年来人均纯收入不足3000元,全村百分之70村民居住在土坯房的危房里,是全镇乃至全县居住危房土坯房最多的自然村之一。由于土地太少、贫瘠、退化严重,人均占有可耕地不足一亩,全村没有产业,没有企业、没有农业产业发展大户,多半数的村民还是居住在土坯房里,村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经济发展全靠外出务工,面对这些实际困难,该从哪里作为抓手,改变贫困落后的面貌呢?村子很贫穷,但资源优势很大。靠山吃山,要挖穷根,必须找根源,搞产业。经过调研,会同村两委会决定以农村经济合作社为依托大力发展烤烟、中药材,食用菌为产业主线,附带发展养殖业,上报立项建立农业产业园建设的战略,为这个贫困山区村营造造血基础。在很短的时间内确定全村43户最困难户为精准扶贫对象,列入县农业局43名局机关干部对口包扶到户到人。为工作初开新局。产业发展定战略 这个冬天很温暖远离县城134公里边缘的村子,南郑县许多人都没有来过这里,海拔高,交通不便,村民居住分散,上任以来余庆伍同志与村“两委”成员一起,从群众关心的小事入手,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为村民谋福利。村委大院里不锈钢旗杆上飘扬的国旗,村委墙上悬挂的基层组织建设/wenmi/fanwen/guizhangzhidu/规章制度、廉政建设制度、村务公开栏都让人耳目一新,这些都是第一书记到中营村任职以来带来的新变化。在着手村级组织硬件环境改造的同时,余庆伍同志多方联系,在2015年9月7日,特请中国狮子联会陕西分会陕西蓝天服务队组队到村进行爱心助学走访,实施了“丹青助学”计划,在中营村确定资助6名高中在读的贫困学生每年2000元到高中毕业以园大学梦想。2015年11月15日联系陕西旅游联盟,陕西狮子联会汉中分会资助位于中营村的福成白玉完全小学,捐助了图书、书柜、书包、洗衣机衣服等3万余元的物资,为中营村困难户联系捐助衣物300余套。为了解决中营村困难村民冬季取暖问题,余庆伍同志争取能源项目支持,为村上解决了130套价值6.5万元的取暖节能炉具。村里的村民们说:“这个冬天不再冷。”学校的孩子们有了阅览室、有了新书包新棉衣、新文具,孩子们说“这个冬天很温暖”。当他得知该村大兴组已经修通了通组道路,但河道有一座桥村里无钱修建,车辆行人无法通行,为了解决实际困难,余庆伍同志上下协调,争取扶持资金16万元,用于解决修桥的问题,桥梁贯通后,既方便了群众出行,发展生产,同时为这个村民组争取烤烟种植指标100亩,新发展种烟户4户,新增产值40万元.。为了搞好农业产业园的前期开发建设,修通园区机耕道路,组织村民上山发展烤烟、中药材、食用菌、养殖业产业,争取资金修通园区公路6公里,在2016年发展烤烟500亩,中药材1000亩,发展食用菌木耳香菇2000架,发展一个示范带动的家庭农庄,壮大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力。在一次次的座谈会上,余庆伍同志反复给全体村干部叮咛:“大家不能光靠政府政策扶持输血,我们要学会自身强有力造血功能”,政府资金引导,要发展产业千方百计找到脱贫的路子,同时四下联系引进新技术产业项目争取进驻该村,稳准快的找对脱贫的方向。 第一书记赤子情怀 人民群众心中楷模余庆伍同志部队转业后在农业局系统工作,他也是农民的儿子,在农业局系统工作多年来,也许是工作与农村农民打交道的缘故,他对农村工作很熟悉,对土地充满着眷恋。下派的地方边远,从县城开车也得4-5小时以上,他坚持下乡到村尽职尽责,完成任务。在它的下乡日记本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