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荆门市食用菌产业调查分析与发展建议
荆门市食用菌产业调查分析与发展建议
2011(4)龟闷苗
荆门市食用菌产业调查分析与发展建议
付祖科别士平李涛熊明
(湖北荆门市蔬菜办公室,湖北荆门~8000)
摘要通过对湖北荆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调查及主
要做法调查总结,运用SWOT模式对荆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过
程中存在的优劣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以国家统筹推
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为契机,有针对性地提出荆门食用
菌产业发展途径,为产业发展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荆门市食用菌产业调查分析发展建议
文章编号1000—8357(2011)o4—0005—03
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中国地理版图最中心的位置,
东经l11.51~l13.29,北纬30.32~3l.36.东西最大横距
155km,南北最大纵距13lkm.北通京豫,南达湖广,东瞰吴
越,西带川秦,素有荆楚门户之称.荆门市为省辖市,现辖京山,
沙洋两县和钟祥市,东宝区,掇刀区,屈家岭管理区,总人口
300余万.荆门市食用菌栽培历史悠久,是湖北省食用菌主产
区之一,2009年全省食用菌产业综合排名第四.从上个世纪60
年代至今,荆门市食用菌产业经历了由无序生产转为有序生
产,由资源损害型转向合理消耗型,由大宗品种到珍稀菌类开
发,从廉价劳力付出优势向科技优势转化的过程.近几年,荆门
食用菌产业紧紧围绕依托资源扩规模,调优模式增效益,改良
品种创品牌,培植龙头拓市场的发展思路,以农业增效,农民
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为中心,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不
断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食用菌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势态.
1荆门市食用菌产业现状
2010年全市食用菌生产规模达到5750万袋,其中袋料
香菇3744.7万袋,黑木耳1233.5万袋,金针菇771.8万袋,
比去年生产规模5600万袋增150万袋,增2.6%.全年食用
菌(鲜菇)总产量8.3万t,比去年的7.8万t增0.5万t,增
6.4%.总产值4.36亿元,比去年的4.1亿元增0.26亿元,增
6.3%.特别是近几年发展迅猛,已成为荆门市部分乡镇的主
导产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点和增长点,成为农民增收
的主要途径,为荆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荆
门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有以下主要特点:
1.1食用菌生产区域板块建设卓见成效目前食用菌生产
涉及2O多个乡镇,300个自然村,3万多个农户.主栽品种有:
香菇,黑木耳,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珍稀菌类较少.各县,
市,区根据自身优势,通过政策扶持,科学引导,基本形成了有
特色,上规模的山区(京山三阳,钟祥张集,东宝栗溪)香菇,黑
木耳生产板块;棉产区(沙洋马良,高阳,钟祥文集)平菇,金针
菇生产板块;粮产区(掇刀团林,沙洋高阳)毛木耳,草菇,双孢
蘑菇生产板块.同时还开发种植了杏鲍菇,白灵菇,鸡腿菇,巴
收稿日期:2011-o4—25
西蘑菇等珍稀菌类.
1_2栽培技术不断更新荆门食用菌人工栽培起源上个世
纪6O年代,香菇,黑木耳传统栽培方法为砍花法,是一种自
然接种的段木生产方法,70年代中后期采用人工接种的段木
栽培法.随着代料栽培法的推广,荆门菇农大力发展香菇,黑
木耳袋料栽培,目前香菇大袋中棚袋料栽培及育花技术,反季
节香菇栽培技术,节能环保脱水加工技术已为大部分菇农所
掌握.其他菌类生产技术也同步更新,菇农食用菌栽培技术已
达到一个新水准.
1.3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全市成立各类食用菌专业合作
组织2O多个,网络带动农户38o0余人.专业合作社通过统
一
向社员提供菌种,统一生产技术,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收购
并对外销售等,降低了菇农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基本
实行规模化发展,标准化种植,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
化经营,增强了规避市场风险的能力.
1.4出口创汇势头强劲荆门市食用菌产品出口创汇于
2003年实现零的突破,随着龙头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出
口创汇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以钟祥兴利食品有限公司
和东宝山缘香菇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食用菌龙头企业共加工销
售菌类产品2100t(干品),同比增17.5%.
2荆门市发展食用菌产业主要做法
2.1以资源为依托,抓好板块基地建设自湖北省2009年
度食用菌产业经验交流会在荆州召开以来,为了贯彻落实会
议精神,在分析了荆门市食用菌产销形势及存在的问题,提出
了从食用菌板块基地建设人手,完善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
度,推动规模发展的思路.各地迅速制定了发展规划和工作措
施,狠抓落实.
沙洋县高阳镇垢冢村有全县最大的肉牛养殖基地,干牛
粪资源充足,但一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他们受应城市利用稻
草,牛粪等原料栽培双孢菇启发,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兴建了12个高标准菇房,全部栽培双孢蘑菇,为引导菇农调
优品种结构打下了坚实基础.仙居乡是东宝区最偏远的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