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答辩1修改.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答辩1修改

靖安油田长2油层组沉积相分析 1 引言 (1)研究课题意义: 靖安油田长2油层是老的主力油层之一,勘探程度较高,但是由于该油层物性较差且时空变化明显(非均质性强),同时注水、压裂等开发效果较差,达不到预期目标。在这种情况下对长2油层组沉积相特征系统研究,从而为分析注采关系、水淹规律、提高水驱油效果、油田挖潜、区块调整提供可靠的依据。 (2)研究方法、步骤: 1、根据地区研究长2资料,详细分析长2岩性特征; 2、根据岩性分析长2沉积构造特征; 3、沉积相划分,并绘制沉积相平面展布图,沉积相模式的建立。 主要内容 2.区域地质背景 2.1 区域构造概况 鄂尔多斯盆地,又称陕甘宁盆地,其分布范围除涉及陕甘宁三省区外,还包括山西和内蒙古的部分地区。盆地现在被西缘的贺兰山一六盘山构造带、南侧的秦岭造山带、东侧的吕梁山隆起和北侧的阴山隆起带所限定,面积约25×104km2(冯增昭,1994)。 靖安油田地处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的中南部,该斜坡为微向西倾斜的单斜构造。斜坡上构造活动很微弱,地层产状平缓,地层倾角小于1°,平均坡降8—10m/km 。 2.2 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区域研究表明,延长组地层以河湖三角洲沉积为主,湖岸线的演变在陡岸区相对稳定,而在缓岸区则呈有序的退缩。 长6时,位于靖边—子长—延安一带; 长4+5时期,靖边南—安塞北—延安西—延安南一线; 长2时退缩至吴旗—志丹—甘泉一带。 3.地层划分与对比 K9标志层在研究区发育比较明显,而且分布范围较广,位于长2油层组项部O—5m处; K8标志层位于距长22顶部3—5m处,可作为长2l与长22的分界; K7标志层位于长23层段底部,为长2油层组和长3油层组的分层标志。 4.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分析 4.1 岩性相标志 靖安地区岩性以灰色、褐灰色细砂岩为主,夹粉砂岩及灰色、灰黑色泥岩,也见少量植物屑,体现源远流长的远物源特征和总体上处于弱氧化—弱还原为主的浅水—水上沉积环境。 其中长23、长22时期砂岩颜色稍深,向上至长21颜色依次变浅,表明水体在此期间逐渐变浅。(据付锁堂,田景春,陈洪德,等 .2003) 表2 靖安地区综合定相一览表(据长庆油田,1974) 4.2 沉积构造标志 水平层理 :常见于泥岩,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中,单层厚度小,纹层相互平行并平行于层面,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平原的分流间湾、天然堤、前三角洲和浅湖等环境 。 平行层理 :岩性以中、细粒砂岩为主,纹层厚度一般在0.5—1.0cm,主要见于较强水动力的河口砂坝或水下分流河道沉积中。 板状交错层理 :岩性由灰色一浅灰色中、细粒砂岩组成,主要特征为大型的层系上下界面平直的层理组成,呈板状,层系为15—20cm,常出现于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环境。 沙纹层理 :主要出现在粉砂岩,泥质粉砂岩中,是多层系的小型交错层理,层系下界面为微波形,纹层面不规则,呈断续或连续状,细层向一方倾斜并向下收敛 ,主要形成于水动力条件较弱的环境,如三角洲平原的沼泽微相和前三角洲。 透镜状层理 :岩性主要为泥质粉砂,形态为平面呈带状,剖面呈薄层状。主要发育于三角洲平原的分流间洼地微相中。 4.2.3 粒度概率图分析 (1)本区长2段粒度概率累计频率曲线以两段式为主,显示碎屑物以跳跃组分与悬浮组分为主。 图盘37-33井—柳99-9井剖面 (2)跳跃组分粒径一般为1.2—2.8,含量高,一般85%左右,跳跃组分段曲线陡,一般斜度大于60,说明跳跃组分分选好。 (3)悬浮组分粒径一般为2.5—4.2,含量一般小于20%,整体特征反映了三角洲地区水动力条件较强,沉积粒度分选好的特征。 4.2.4 测井相标志 4.3 沉积相分析 4.3.1 沉积相类型与特征 4.3.2 单井相分析 长213小层以灰色细砂岩和粉砂岩为主,间夹灰色、灰褐色泥质粉砂岩,上部约见5m厚黑色泥岩和砂泥岩互层沉积。 块状层理、小型波状层理及水平层理发育,见垂直和水平植物碎片,也见槽状层理和揉皱构造,局部见顺层富集的碳屑和云母,以灰质和泥质胶结为主,泥砾及冲刷面不发育,说明沉积环境的水动力条件较弱。 本井段地层沉积以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沉积为主,下部发育分流间湾及沼泽沉积。 4.3.3 剖面相分析 ①主要发育三角洲平原水上分流河道微相,河道侧缘和天然堤及河道间沼泽微相发育比较少,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构成剖面的骨架砂体。 ②以长23分流河道微相砂体最为发育,厚度大,在侏罗系古河道以北的范围,厚度达22—41.1m。仅在古河道以南,砂体厚度变薄为7.5—11.6m。因剖面近垂直流向,河道砂体呈侧向不连续的、孤立的砂体。

文档评论(0)

bao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