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麻江高枧夏家史考.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州麻江高枧夏家史考

贵州麻江高枧夏家史考 ? 44?贵州文史丛刊2009年第1期 贵州麻江高枧夏家史考 赵青 (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贵阳550004) 内容提要:”树由根而发,水由源而流”,当紫禁城里传出贵州麻哈州人夏同袜高中状元之时,祝贺之余要思 考的便是原因,固然夏状元本人是成就这一巅峰时刻的本因,然他身后的那个家族对他的影响亦不容忽视.历 史沧桑变幻,关于夏状元以及他的那个家族已经变得愈加模糊,便是他的后世子孙对他亦是不甚清楚.纵有热 心人士努力,但不成系统,本文试图为夏家600余年的历史理出一个脉络,希望抛砖引玉,以此为起点展开对夏 状元及其家族的研究,作为600百年前来到贵州的汉族,这个家族的成长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具有较高的 研究价值. 关键词:状元家族姻亲世系 中图分类号:K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09)01—44—47 1898年,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记住的是戊戌变法,是康有为,梁启超.而对于地处偏远的贵州人民尤其 又处于贵州之偏远地区的麻江县(时为麻哈州)人民来说,最重要的事与维新无关,维新离他们太遥远,对于 那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以后的许多年及至今日人们关于那一年的记忆是夏同铄高中状元,金榜题名.夏同 ,麻哈州人,1898年戊戌科状元.这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二位文状元,也是最后一名状元. 1898年,对于麻江高枧夏家来说,是倍感荣耀的一年,夏同高中状元,大魁天下,为这个地处偏远的家 族带来了无上的光荣.人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一个远离京师,山高水长,文化落后的地方会走出一位状元? 在夏状元的家乡,在他出生的那个小山村——高枧村流传着许多关于状元的传说:比如在村边,有两棵树龄 达500年以上的银杏树,一雄一雌,分立两边.据说当年夏同常在此玩耍,得了灵气,故而高中状元.直 至今日,仍有许多学子考试之前到树前膜拜,以求考试成功.人们似乎想要从这些传说中找到夏同得中状 元的秘密,也许,状元之得中真就是一个不得而知的谜,很难全面的加以解释.然树由根而发,水由源而流, 追溯高枧夏家绵延600年的历史,或许可找到些蛛丝马迹. 高枧夏家非本地土着居民,系约600年前明初之时,夏氏先祖夏永昌由上元(今南京)出发,随军从征都 云(今都匀),任卫指挥,世袭,后定居高枧堡.1441年,永昌公在高枧家中逝世,享年73岁,葬于狮山山麓老 坟湾,为高枧夏家人黔始祖,至今墓仍在,但碑上文字已斑驳不可明辨.自夏永昌开始,夏家便在这里繁衍, 生息600余年. 夏家第二代夏洪官至大将军,洪公督兵剿贼至都匀,率贵公转战至龙场邑沙锅寨阵亡.夏洪,夏贵兄弟 合葬于都匀沙包堡,其碑为1904年夏同等后世族人所立. 由此可知,夏家人黔之时乃行伍出身,世袭官爵,这保证了夏氏家族的繁衍生息及接受到良好教育.历 经多年以后,夏氏后人的文化学养已有较大提高.至第十代夏朝正得中举人,出任浙江省余姚县知事,完 成了夏家由武而文的转变.这个转变用了大约300年的时间,当年先祖夏永昌离开文化繁荣之地远赴贵州, ①作者简介:赵青(1973年一)四川人,贵州大学中文系毕业.主要从事明初移民史,清末状元夏同等的研究. 贵州麻江高枧夏家史考?45? 三百年之后他的后代从科举中脱颖而出,把官做到文化中心去,夏朝正及后人未在高枧留有可兹佐证的材料 如墓碑等,由此可推测夏朝正一支至浙江为官后未返原籍高枧,其后命运如何不得而知.但夏朝正以科举博 得功名,无疑成为高枧夏氏后人之榜样,自此以后,高枧夏家后辈人才迭出,家族之势愈加壮大,这其中以夏 鸿时一支表现尤为突出. 夏鸿时,字辅堂,其叔祖父前述夏朝正.受祖辈影响,鸿时自幼便勤奋读书,虽家贫亦不放弃,十四岁时 就教书奉养父母. 嘉庆三年(1798年),夏鸿时中戊午举人,主讲本邑三台书院; 道光丙戌年(1826)选任印江教谕;道光甲午年(1834)任陕西省兴安府石泉县知县; 道光丙申年(1836)与时任洛川县知县清代古籍辑佚家,文学家,藏书家马国翰对调,马国翰任石泉知 县,夏鸿时任洛川知县. 夏鸿时为官清正廉洁,深得当地居民爱戴,居官在外,只一孙陪侍左右,生活简朴,这样的作风极大的影 响了其后的子孙.夏鸿时是他这一族人辉煌的起点,对于这族人来说,他的重要性不止在于他的学风,官风, 更在于他做了一件能保证家族得以优良传续的重要事情,这就是有选择的为子女联姻.他择媳选婿的标准 不求富贵,但求家学渊源.其子夏之霆(之雨),取媳王氏乃都匀举人王梓材长女,此二人即清末状元夏同 之曾祖父,曾祖母.其女夏芙衣,嫁给独山莫与俦之子莫友芝.莫与俦乃夏鸿时同年好友,学识渊博,是独山 影山草堂文化创始人,其子莫友芝是贵州遵义沙滩文化三巨儒之一,他在诗文书尤其藏书治史方面有极高造 诣,深得夏鸿时赏识.1845年冬,莫友芝夫妇由遵义出发前往麻哈高枧探视岳父母,至春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