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年级语文上册基于标准的教案
第1课《窃读记》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版
内容来源:五年级语文(上)第一组
教学主题:我爱阅读
课 时:1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 计 者:五语教研组
目标设计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对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且有一定的速度。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默读要达到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的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关键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你,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2、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课文编写要求是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读书的乐趣。《窃读记》这篇课文,作者林海音通过自语式的独白;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描写,把自己怯怯的隐藏于大人中间,匆忙而贪婪的阅读情景;读书时腿脚酸麻、饥肠辘辘的辛苦;经历的担忧、恐慌和惧怕的痛苦;体验到的惊喜、快乐与满足的幸福,窃读的百般滋味都表达得淋漓尽致。
3、学情分析
在知识与能力上,五年级的学生通过以往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 定的语文素养与学习方法。让学生受到热爱读书的感染,激发阅读的兴趣。
教学目标:
1.认识“窃、腋”等7个生字,会写“窃、炒”等14个生字,正确书写“支撑、倾盆大雨、饥肠辘辘”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读书的思想感情。 评价任务:
1、认读生字词,听写词语。
2、通过默读的方式 ,抓住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一些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评价要点 环节一
导入新课 活动一
1、谈话导入课题。
2、简介作者。
理解课题,了解作者。 环节二
品读书滋味,丰富阅读体验 1.初读课文,读准生字词。 2.读通课文。
3.想一想课文记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能通过自由朗读,教师范读,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评价任务一) 环节三
品读书滋味,感悟读书乐趣。
活动一
1.自由读课文。读完后划出直接说明窃读滋味的句子。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 我们此时此刻无法亲身体会到窃读的滋味,但是,如果一篇文章写得好,就能让我们如临其境,就能和作者的情感一起跳动。再去仔细的读读课文吧,这种窃读的滋味──我很快乐,也很惧怕。你是从哪儿感受到的?把描写作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画下来,多读一读。 结合画出的描写动作和心理活动的语句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学生能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说出自己的感受,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评价任务二) 环节四
品读书滋味,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
现在,你能感受到作者窃读的复杂滋味了吗? 感悟窃读的复杂滋味。
板书设计;
窃读记
? 快乐惧怕(心理描写独特感受)
? (动作描写:跨、踮、钻、挤、找)
第2课《小苗与大树的对话》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
教材来源:五年级《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版
内容来源:五年级语文(上)第一组
教学主题:我爱阅读
课 时:1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 计 者:五语教研组
目标设计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对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能使用硬笔熟练的书写正楷字,做到行款整齐,力求美观且有一定的速度。
(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默读要达到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的速度,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关键词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你,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
2、教材分析
这篇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