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联知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联知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李相升 张秀兰 山东省诸城市皇华镇皇华初中 262200
对联,作为中华民族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历久不衰。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对联以及与对联知识有关的习题,在不同级别考试的试题中有关对联知识的考题也频频出现,这也是历史和语文教育自身发展的必然。为了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弘扬国学;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应试能力,平日的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加强对联知识的教学。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联知识的教学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第一,要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学生诵读的例联来推荐背诵。这是学习对联知识的基础,只有掌握了一定的材料,才能进而进行知识的学习。比如,七年级可选一些五言及五言以下的,八年级可选一些与教材要求配套的,九年级可选一些与中考紧密相连的。或者低年级选一些描写自然景物的,如“冬去山明水秀,春来鸟语花香”等;高年级选一些富含人生哲理或技巧较高的,如“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而高翔”、“响水池中池水响,黄金谷里谷金黄”等。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掌握的资料,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制定计划,合理推荐。
第二,要教育学生结合古诗词的学习进行对联知识的学习,以提高学习兴趣。我国的古诗词中,名联名句举不胜举,像“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等句,可谓是文质兼美,又是初中学生所熟知的。联系这些名句,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对联知识的兴趣,又可反过来促进古诗词的诵读,可收到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教学中要教育学生把对联知识学死,用活。同其他知识的学习一样,只有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对一些基本的东西了然于胸,才能做到日后应用时有章可循。如对联上下两联必须字数相等,要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平仄,上下两联要意义相近、相关或相反等知识,作为知识的学习,丝毫不能马虎。尤其是学习之初,包括老师推荐背诵的例联,也必须符合这些规则的要求,以达到强化知识学习的目的。例如,可以以像“福禄寿三星共照,天地人一体同春”、“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等春联为例;也可以以像“庭小有竹春长在,山静无人水自流”等名胜联为例,总之,只要是工整对仗即可。
前面已说过,对联发展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这其间精品对联层出不穷,我们在运用对联知识赏析现成对联的时候,却不要拘泥于所学知识,死守教条,那样容易走入死胡同。我们知道,对联对联,应该既对又联,但是像我们说的无情对,就只对不联,如“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一把天蓝伞,六味地黄丸”、“怕热最宜穿短裤,论功还欲请长缨”等,对得工整,但意义不相关联;还有像经常出现的流水对或者也有人称为串对的,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等,在强调联的时候,往往对的工整性有所淡化。这还是经常出现的一些大类,何况还有借对、错对等等特殊情况,所以说在赏析对联时一定要用活对联知识。另外,我们做老师的,有时可能要试作一些对联,更要活用对联知识,不能墨守成规,甚至因文害意。像近期我们学习的一些教育理念中有“每天进步一点点”一句,有些学校看中它的教育作用,直接用它当标语或者作为校训,我们读后总会觉的好像不完整,意味不够,就不如给它对上一句“理想最终会实现”。尽管是仄声收尾,但仍能增强力度,消除突兀感,强化教育效果。
第四,要教育学生把对联知识的学习和语文活动结合起来。比如可以利用寒假时间办关于春联的手抄报,平时可以搞一些主题性的积累或者背诵活动比赛,甚至可以由老师出上联,学生合作对出下联等。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还可以提高要求,可以布置他们在闲暇时(等车、车上、入睡前……)进行联想训练,如由鲁迅少年时对的名对“独角兽,比目鱼”,我们还可以想到哪些有特点的动物?要求学生经常思考,定期整理向老师汇报;还可以结合古诗句进行训练,如由岳飞塑像前“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可以想到毛主席决定将毛岸英尸体留在朝鲜时写下的“青山处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还可以想到沙天香在《战歌》中写下的“人生自古谁无死,马革裹尸是英雄”……甚至还??以要求学生自拟上联,对出下联。经过较长时期的训练,学生会对出水平较高的对联。并且这个训练过程,本身就能让人把无聊的时光变得充实,使一颗烦躁的心变得沉静,从而增加知识,提升个人的品位。
第五,教师个人要把对联知识教好,还必须不断加强对联知识的学习。以前我们强调要教给学生一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