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居高声自远,无须藉秋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居高声自远,无须藉秋风
——说说教学中常见的几个误区
◆ 汪应荣 甘肃省康乐县康乐一中 731500
近年来教育战线加入了大量的新人,给教师队伍输入了新鲜的血液,这些新人已成了一支重要的力量。可以想见,不久的将来,他们将会成为教学的主力、学校管理的得力人才。在这些新人中,由于我教学范围所囿,接触的大多是担任高中教学工作的“特岗”教师。这些教师思想品德高尚,人品很好,业务能力很强,有干一番事业的豪情,拿他们与我接触过的很多老师相比,他们确实是“鸟中之凤、虫中之龙”,只以责任心,足以使那些尸位素餐、滥竽充数、欺世盗名、谋官求财、有如和尚敲钟骗布施的教师汗颜。但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特有的规律,要较好地掌握它们,确实需要较长的时间,因此,新教师们出现一二瑕疵是正常的。通过听课观摩、课余闲谈,我对他们的教学情况有一定的了解。结合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有以下不成熟的看法,拿出来与各位同仁探讨:
一、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特岗教师初出校门,他们有很高的理论水平,有丰富的知识,有足够的教学法则和教育理念。但我们面对的中学生接受水平有限,理解能力不高,因此教师机械、呆板地就知识而传授知识,又不重视对知识的咀嚼、消化,不能深入浅出地教学,不能把书面语言转化为教学语言,那么即使我们付出了双倍甚至更多的心血,仍然很难达到期望的教学效果。《礼记》云:“今之教者,呻其战毕,多其讽,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弗。”不考虑学生是否领会了自己的传授语言,不度量学生的才能高低及其学习能力,古今老师犯过同样错误,他们以为自己如此能理解、能接受,学生也应该能理解、能接受。
前面讲的是老师传授知识时要注意的语言问题,下面要讲一讲师生之间的角色问题。新教师初和学生接触,只片面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平等的交往、沟通,却忘了教师和学生毕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言语全无避忌,行为近于狎昵,不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却更像闯江湖的“哥们”,结果自然是应有的威信、尊严丧失了。
二、教学中要运用好“打比方”这个武器
优秀的教育者,往往都是打比方的高手。“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然后能为师。”(《礼记middot;学记》)运用好打比方这一法宝,确实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郭沫若的老师对其在学问尚未成就就想钻研深奥问题的批评是“小蚯蚓要穿大沙漠”,几个字就把一个雄心勃勃但仍欠功夫的愣头学子的形象画了出来。有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优秀的通俗科技类文章都极好地运用了打比方这个手法。可以说,没有打比方,那些科技类文章不但会逊色,甚至于由于晦涩、枯燥,读的人也会有限,更不要说普及了。
三、举一反三,以有效的劳动获得最大收益
“举一反三”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从古到今教育家都是极其重视的,凡是学教学理论的人也无一不是耳熟能详,但在教学实践中却往往被疏忽了。如现代汉语中“夺取”的“夺”,在文言文中是后起的意思,有句格言“三军可多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用的就是古代汉语的初始义,“夺”就是“改变”。假若我们把现代汉语的意义和古代汉语的意义用举例的方式放在一起讲过,那么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在高三教材《史记middot;屈原列传》中,“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即使教师不讲,学生也会翻译:上官大夫见到想加进自己的意见,改变原来的意思,屈平不允许他参与。这就是举一反三,这功效还不明显吗?
四、不能有“我懂了”、“我会做”的想法
汉语中有“高屋建瓴”、“高瞻远瞩”,还有“居高声自远,非是籍秋风”的诗句,讲的大致是,站得高就会看得远。第二句是说,只有身居高处,声音才会传到远处。
我们做教师的千万不能满足于会做题、学生把我们难不住,就停步不前,就沾沾自喜,甚至是有些得意忘形了。荀子说:“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登高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我们必须攀高峰,才会达到“居高声自远”的境界,一个学识渊博的教师,声名自会远播。
五、要善于提问,会存疑
“善问者水撞钟,扣之小则小鸣,扣之大则大鸣;待其从客,然后尽其声。”“记问之学,不是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呼?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礼记middot;学记》
我们常会听到老师经常问学生:“你懂了吗?”“听会了吗?”这句话用在小学???身上,是理科老师,似乎有些可以;但是用在中学生,用在语文课堂、政治课堂上,怕是要大打问号了。语文是要“悟”的,这与学生的天赋、日常积累的素养有关,天赋高,素养好,正如《礼记》所说的“大击则大鸣”,而天赋低、素养差的学生则只能是“小击则小鸣”了。语文、哲学是不能用“1+1=2”来统一答案的。有些课是根本不适宜提问的,学生只可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SY∕T 6540-2021 钻井液完井液损害油层室内评价方法.pdf
- 第18课 《我的白鸽》课件(共46张PPT).pptx VIP
- 2025-2030中国裹粉市场动向追踪与企业经营发展分析研究报告.docx
- 精品解析:北京市第五十七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docx VIP
- 工艺评审报告、评审意见汇总表 .docx VIP
- 延安市各区县地表水系图.pdf VIP
- 初一语文语文朝花夕拾名著阅读的专项培优易错试卷练习题及答案.pdf VIP
-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 第01课时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学习任务单).docx VIP
- 土地增值税清算与最新土地增值税反避税应对实务.ppt VIP
- 双能量CT临床应用指南.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