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959年资料2 治疗流行性感冒200例.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59年资料2 治疗流行性感冒200例

1959年资料2 治疗流行性感冒200例 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重视中医中药之下,整理“单方、秘方、验方”的热潮,也随着发掘和整理祖国医学遗产而掀起。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 治疗流行性感冒200例临床观察报告 天津中医研究班张执中;赵甫华;谭家兴;刘庆欣    引言   流行性感冒一症,在祖国医学中虽无此名,但在中医典籍里早有了关于此症的症状、治疗、预防、传染性等的记载;如金匮:“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发热色和者善嚏”。伤寒论:“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巢氏病源:“夫时行气病者,此皆因岁时不和,温凉失节,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者多相染易,故予服药及为方法以防之”。以上引证各书记载,可见古代对流感的认识,他们不但知其证而且对其传染性及预防方法也有了明确的记载。后世各家对流感的论述颇多,因篇幅所限故不一一赘述。   此病一般人往往认为是一种小病,而忽视其危害性,但此病没有长期免疫性,散播快、流行广、发病率亦高,直接影响生产,故必引为重视,为此我们将祖国医学对流感的治疗加以观察,今统计了本院门诊病人200 例、加以分析,供同道们参考。    一 临床分析   本文资料的来源,并非在流行季节所搜集,乃是平时在门诊所遇到的病例,其中一部分是在病历上曾有过流感记载并较完善者(在效果方面并没作任何选择)共搜集200例,作一初步整理和分析:   1.一般情况   (1)性别:男性124例,占62%。女性76例,占38%。男性与女性之比为1.6:1。这与国内文献报导无大差异。   (2)年龄:于200例中,以21-30岁组为多,其次31-40岁组,年龄最小者为2岁,最大者62岁。本病以青壮年发病为多。   (3)职业:本文以工人为最多,84例占42%。其次职员,36例占18%,学生9例,营业员9例,教员5例,最少者为农民,仅有3例。从这里可看出集体单位平时容易引起小的流行。另外由于病历记载遗漏有54例职业不详。   (4)季节:以7-9月为最多,122例占总病例数以上,最少者是10一12月,仅占11.5%。而国内各地报导,本病流行季节以3-4月为最高。与本文所载尚有出入,这可能与资料搜集有关(7-8月搜集较多)因此在流行病学方面,没有参考价值。   2.临床证状、用药及疗效   (1)发病日期:是按病人由发现症状开始,至就诊为止。发病2天者79例,占39.5%。一天者74例,占37%。最迟者为10天。这里可以看出,及时就诊的人多,疗效也较好。   (2)体温:本文病例均有发热,最高者41。C,最低者37.5℃。38—39℃者为最多116例,占58%。最少者为40.1-41℃2例,占1%。   (3)症状:200例中所见症状,约有24种左右,其中以发热者为多197例,占98.5%。尿黄者180例,占90%。恶寒,头痛者均占75.5%。身肢痠楚乏力者占57%。食欲不振者占41%。经过治疗后,症状随之热退而消失,仅有少数病例恢复较慢。在治疗过程中,没发生任何合并症(因门诊病人重症较少)。我们体会到西医治疗此病,一般采用解热,或抗菌素之类,治疗范围比较窄,而中医的治疗,是根据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立法用药,面面俱到,具有整体治疗之法,因而在治疗过程中,所见诸症均能消除,很少产生合并证。   (4)脉象:以濡数为最多,103例占总数51.5%。其次为浮数,71例占35.5%。滑数14例,浮弦6例, 浮弦而数6例。从脉象中很符合古人所记载的外感风邪表证之脉,更体现出脉证相应之表现。   (5)舌苔:薄白苔者为多,116例估总数58%。其次薄黄苔44例占23%。白腻19例,黄腻13例,白滑6例,尚有少数病例有黄腻苔或黄厚苔(2例)。可从舌苔之变化,来诊断病邪久暂,深浅程度,借此辨证施治之。   (6)退热日期:2天退热者为最多,70例占总数35%。1天者59例占29.5%,其次3天者40例,占20%。4天者14例,5天者7例,6天者5例,7天者3例,最迟者8天仅有2例。总平均退热日期为2.38天。从本文病例来看,在三天内退热者有169例,占84.5%。这与最近西医文献报导的下热日期要缩短2倍左右(西医治疗三天内退热者占38.1%)。   注:本文所报告之病例,多为隔日复诊,退热时间均按2—3日,实际退热日期是小于此数字。   (7)药物:本文病例所用主要药物不外26种左右,其中以桑叶、桔梗、薄荷、杏仁、甘草及陈皮等为最多,其使用率均占50%以上。其次豆卷、藿香梗、茯苓、荷叶、苏叶、苏梗等均占30-40%以上。总的不外解表,宣肺、化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