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例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ocVIP

553例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553例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553例狂犬病门诊暴露人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李娣   (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板浦镇中心卫生院 江苏 连云港 222200)   【摘要】 目的:了解海州区板浦镇狂犬病暴露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狂犬病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2014年在狂犬病暴露处置门诊接受诊治的被动物咬(抓)伤暴露人群进行分析。结果:553例暴露接种者中,男女性别比为1.12:1;以0~9岁年龄组和10~19岁年龄组居多,分别占27.30%和16.82%;呈现明显的夏季高峰;暴露部位以手部和下肢膝以下居多,分别占37.07%和31.28%;Ⅲ级暴露者中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9.68%;暴露后伤口自行清洗占18.81%,到乡镇卫生院进行规范清洗消毒者占81.19%;致伤动物以犬最多,占84.09%;伤人动物有兽用狂犬疫苗免疫史仅占8.32%。结论:开展高危人群的暴露前免疫,加强动物疫苗的接种和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   【关键词】 狂犬病;暴露人群;流行特征   【中图分类号】R1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073-0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犬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一旦发病预后极差。为了解海州区板浦镇被动物伤害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掌握动物伤人的现状和规律以及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的状况,为制定狂犬病防治措施提高依据,现对2013~2014年镇卫生院狂犬病处置门诊登记的狂犬病暴露人群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来源于板浦镇卫生院狂犬病处置门诊2013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的《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本》。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暴露分级、伤口处理、被动免疫、伤人动物等情况。   1.2 方法   用Excel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及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暴露者的一般情况   553例暴露后接种者中,2013年共登记254例,2014年共登记299例,其中男性292例,女性261例,男女性别比为1.12:1;年龄最小的13月龄,最大的82岁,其中以0~9岁组最多,占27.30%(151例);其次为10~19岁组占16.82%(93例);40~49岁组占13.20%(73例);70岁以上年龄组最少占2.71%(15例)。   2.2 暴露时间分布   全年每月均有被犬、猫等动物咬、抓伤而就诊者,5~10月份最多共353例,占63.83;2~3月份和11~12月份较少,分别占11.21%(62例)和11.39%(63例),暴露曲线呈现一个明显的夏季高峰。   2.3 暴露部位和程度   伤及手部的最多,共205例,占37.07%;下肢膝以下共173例,占31.28%;下肢膝以上85例,占15.37%;手臂48例,占8.68%;躯干25例,占4.52%;头面部17例,占3.07%。根据《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将狂犬病暴露分为I、Ⅱ、 Ⅲ三级,I级暴露者2例,Ⅱ级暴露者179例,Ⅲ级暴露者372例,其中Ⅲ级暴露者中接种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36例,占9.68%。   2.4 暴露后处置情况   553例暴露者中暴露后伤口自行清洗者104例,占18.81%;到乡镇卫生院进行较规范清洗消毒者449例,占81.19%。   2.5 致伤动物情况   主要为犬、猫、鼠类动物咬(抓)伤为主,以犬伤人最多,达465例,占84.09%;其次是猫伤70例,占12.66%;鼠及其他18例,占3.25%。所有伤人动物有兽用狂犬病疫苗免疫史的46例,占8.32%,无免疫史507例,占91.68%。   3.讨论   调查显示:暴露人群主要以少年儿童和青壮年为主,低年龄组人群暴露可能与该年龄喜欢和猫狗戏逗玩耍,且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提示在狂犬病高发地区,对饲养宠物的居民尤其是易受宠物侵害的儿童可适当开展暴露前免疫[1],暴露人群时间分布呈夏季高峰,与夏季天气炎热,人们穿着单薄,暴露部位多且气候炎热使动物易激惹,伤人机率大大增加,主要伤及暴露机会比较多的手部和下肢,这与国内外许多报告一致[2],伤人动物以犬最多,猫次之,与目前居民饲养宠物逐渐增多,且多为犬、猫有关,而致伤动物有兽用狂犬病疫苗免疫史的仅占8.32%,说明群众对狂犬病的危害认识不足,缺乏自我防范意识,因此,防治狂犬病要从宠物这个根源抓起,不能完全依赖人的免疫,将犬的管理和免疫与人狂犬病防制结合起来,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成功控制狂犬病的经验[3]。另外,加强狂犬病预防与控制宣传,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教育群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