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的防护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PICC置管患者静脉炎的防护
顾晓英
(江苏省常州市妇幼保健院外科 213003)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6-0307-02
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管,其导管头端送达上腔静脉的下1/3、近右心房入口处。因操作简单安全,避免患者反复穿刺以减少痛苦,且不限制患者臂部活动,留置时间长,在临床上尤其被化疗患者所接受,但导管在留置过程中常出现并发症,最多见的是静脉炎,且以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最高,其他的有细菌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
1.PICC置管适应症
适用于长时间静脉给药、加抗生素及刺激性强的药物、化疗药物、控制疼痛、完全胃肠外营养、病情不稳定需要随时用药等病人。
2.PICC置管禁忌症
乳癌根治术后患侧上肢、穿刺部位皮肤破损或感染、肘部血管条件差。
3.血管的选择及部位
首选粗而静脉瓣少的贵要静脉,其次为肘正中静脉,尽量不选头静脉。部位:最好在肘窝上方作为穿刺点,以避开肘关节。
4.静脉炎诊断标准
根据第二版《护理学基础》静脉炎诊断标准为沿静脉走向出现红、肿、热、痛及条索状改变。
5.PICC静脉炎的原因分析
PICC置管发生静脉炎可能与穿刺部位、留置导管的选材、临床操作和术后护理技术、患者个体原因、输注药液种类及抗生素的应用等因素有关,主要原因如下:
5.1机械性静脉炎
多为无菌性静脉炎,发生原因主要有:(1)血管解剖特点:肘部静脉血管中,头静脉由下向上逐渐变细、且静脉瓣多,已受到机械性损伤。(2)导管置入困难,并反复送管。(3)导管未到达预期位置,导管飘移造成对血管内膜的机械性损伤。(4)穿刺后屈伸过度。(5)穿刺技术不熟练。(6)患者高度紧张血管痉挛。
5.2细菌性静脉炎
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除静脉炎症状外,穿刺点有脓性分泌物。主要原因:(1)无菌操作不严,导管局部细菌感染。(2)个体原因:因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全身抵抗力降低引起局部感染的发生。
(3)敷料潮湿、脱落未及更换引起细菌感染。
5.3化学性静脉炎
与反复输注浓度高或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有关。
6.护理对策
6.1PICC置管前应充分评估
包括患者全身情况、体位的配合程度、凝血功能、手臂静脉显露程度、弹性、走向等及置管时机的选择。对于手臂静脉不佳者评估颈外静脉、股静脉的情况,必要时在B超引导下穿刺。术前向患者详细讲解PICC置管的目的、意义、操作程度和配合方法。焦虑恐惧的患者,作好心理护理。
6.2规范置管操作
6.2.1置管时机 最好在化疗前两天使肢体对导管有一适应过程,再进行化疗,两者同时作用于血管增加静脉炎的发生率。
6.2.2正确测量静脉长度 实际置管长度比体表测量长度短(2.5plusmn;1.68cm)较为安全,老年人、有心脏病疾患的患者在实际置管中宁短勿长。
6.2.3 PICC导管的选择 一般选用相对较小型号(4fr)、硅胶类的PICC导管,因导管外径细、柔软、置入后完全飘浮在血管内,有效减少机械性摩擦造成血管内壁损伤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6.2.4合理穿刺 操作者应熟练掌握PICC相关理论及穿刺技术。在导管置入过程中,送管动作轻柔,尽量匀速送管,切忌粗暴及反复抽拉,置入遇到阻力时,不能勉强进管,可放松肢体、适当的血管按摩或向导管内推注生理盐水,待阻力减小时,再继续送入导管,置管后必需X线摄片以确定导管的位置。
6.2.5妥善固定 置管后导管固定尤为重要,固定稳妥可降低导管脱管及进管的可能性,以减少对血管的刺激减少静脉炎的发生。
6.3置管期间的管理
6.3.1早期干预 置管后12h对穿刺上方进行热敷,以促进局部血管的扩张,早期预防性热敷可明显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
6.3.2指导活动 置管后24h内嘱患者置管侧手臂尽量勿弯曲,以减少血管管壁与导管之间的摩擦,使机体逐步适应导管,减少静脉炎的发生。但也不能制动,由于PICC导管的置入,影响局部血流,易引起穿刺侧肢体肿胀或机械性静脉炎,可做手指的屈伸锻炼,如抓捏球等活动,但应注意避免剧烈活动,避免负重3kg以上物品。
6.3.3早期识别静脉炎 一旦确诊为机械性静脉炎:应采取局部治疗,即停止该处输液、抬高患肢、局部热敷、制动,局部予喜疗妥软膏沿静脉穿刺走向10-15cm范围涂擦、按摩,一天两次,或50%的硫酸镁外用湿敷,2%碘酊棉签点擦穿刺点等。细菌性静脉炎:采取全身应用抗生素及上述方法治疗外,局部用金黄散外敷,无明显好转予拔管,有脓性分泌物者,应做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Hr在缺铁性贫血中的诊断意义.doc
- CK20检测直肠癌系膜根部淋巴结微转移情况及其临床意义分析.doc
- cN0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行中央组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doc
- CO2激光治疗宫颈糜烂临床分析.doc
- Colles骨折闭合复位石膏固定治疗的体会.doc
- Cook宫颈扩张球囊配伍小剂量缩宫素用于晚期引产的临床效果观察.doc
-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Non-English Majors’ classroom.doc
- COPD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规范治疗临床体会.doc
- COPD对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依从性原因分析和预防.doc
- COPD并发肺性脑病采取BiPAP模式机械通气加以纳洛酮的临床研究.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