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慢咽汤”治疗慢性咽炎257例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慢咽汤”治疗慢性咽炎257例
袁新霞1 刘国旺2(1河南省内乡县卫校、城关镇卫生院 474350;2河南省内乡县中医院 474350)
【中图分类号】R2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394-02
【摘要】 慢性咽炎是一种多发病,其治疗较为棘手,笔者在“半夏厚朴汤”、“启隔散”的基础上,根据笔者的临床经验,选方用药,运用“自拟慢咽汤”治疗慢性咽炎257例。总有效率98%。
【关键词】 慢性咽炎 慢咽汤 自拟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膳食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肉、蛋、奶、茶已进入普通百姓家。由于烟、酒、辛辣、油腻之物对咽喉的长期刺激,再加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精神紧张,内分泌紊乱,对咽喉的不良刺激逐渐加重,从而出现咽喉部的急、慢性炎症等疾患。近年来,慢性咽炎的发病率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成为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疾病。2001年以来,我院慢性咽炎科研协作小组经临床实践,查阅文献资料,精心选药组方,采用“慢咽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257例,经临床验证,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取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57例中,男102例,女155例;年龄12-19岁者11例,年龄20-30岁者35例,年龄30-40岁者64例,年龄41-50岁者87例,年龄51-60岁者28例,60岁以上者32例;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20年以上。对照组143例中,男51例,女92例;年龄小于20岁者9例,20~30岁者13例,30~40岁者31例,41~50岁者43例,51~60岁者25例,60岁以上者22例;病程最短者10月,最长者18年以上。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无显著性差异(Pgt;0.05)。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选取慢咽汤治疗,药物组成:桔梗15g,半夏12g,醋柴胡15g,郁金20g,白茯苓20g,血参20g,沙参20g,贝母12g,砂仁10g,厚朴12g,甘草10g,紫苏12g,白花蛇舌草20g,合欢皮20g,玄参15,大谷糠15g,荷叶蒂7枚。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分早、晚二次口服。10天为1疗程。
加减:脾虚者加党参、焦三仙;烦躁易怒、失眠多梦者加珍珠母、生龙齿等;咽燥明显者去半夏,加花粉、芦根;痰热者加黄芩、胆南星;胁肋胀痛者加川楝子、元胡;悲伤欲哭,情志异常者加生百合、小麦;心悸乏力者当归、党参、黄芪等。
2.2 对照组 采用纯西药治疗,用药如下:冬凌草片4片,桔梗片4片,谷维素2片,维霉素片4片,多酶片4片,头孢胶囊3粒,1日3次,温开水送服。建民咽喉片2片,1日3~4次含化。10天为1疗程。
2.3 禁忌:服药期间,忌愤怒、悲忧等不良情志刺激,禁烟酒和辛辣炙煿等刺激之物及肥甘厚味等生湿生痰之品。
3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全身情况及咽部检查正常,随访二年以上无复发者。好转:自觉症状改善,咽部检查较前明显好转者。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咽部检查无改变者。
4 治疗结果
5 典型病例:
张某,女,41岁,干部。2002年9月12日初诊。患者咽中不舒,有异物堵塞感,似痰非痰,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咽部涩痛难忍,遇内热、外感、情志不遂等不良刺激尤甚十余年。经多方诊治,收效甚微。近日工作不顺,心情不佳,诸证加重,前来诊治。患者除上症外,伴见胸闷憋气,两胁胀痛,悲伤欲哭,情志异常,纳差等症。舌淡,苔薄黄,脉弦细数。咽后壁滤泡明显增大,咽峡部充血水肿,扁桃体不肿大,悬壅垂稍肿大偏于一侧。其他检查无异常发现。诊断为慢性咽炎。治以疏肝解郁,润燥化痰,利咽散结,益心安神。方用“自拟慢咽汤”加减治疗:桔梗15g,醋柴胡15g,郁金20g,白术15g,白茯苓20g,血参20g,贝母12g,砂仁10g,厚朴12g,紫苏12g,白花蛇舌草20g,合欢皮20g,大谷糠15g,荷叶蒂7枚,大枣5枚,枣仁15g,小麦30g,生龙齿30g,元胡20g。服药4剂后,诸症减轻,食量仍少,原方加焦三仙各20g,炒鸡内金30g。继服3剂后,诸症明显好转,食量恢复正常,情绪稳定。上方加减出入,先后服药三个疗程,诸症消失,告临床治愈。随访至今无复发。
6 讨论:
慢性咽炎,中医称为“梅核气”。本病由情志不遂,气机郁结,肺失宣降,脾失健运,痰涎凝滞所致。以咽中如有异物梗阻,自觉咽中痰盛,咯之不出,咽之不下,痛苦异常为特征。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