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医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李阿龙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蜚克图镇卫生院 150333)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0)21-0372-02
【摘要】 阴道毛滴虫感染引起的滴虫性阴道炎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近年来已被列为最流行的性传播疾病(STD)之一。阴道毛滴虫的感染不仅使女性的阴道粘膜和宫颈出现炎性病变,而且与男女不孕不育症及宫颈肿瘤等密切相关。中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 中医 治疗 滴虫性阴道炎
本病由阴道毛滴虫感染引发的阴道炎,称为滴虫性阴道炎。
本病归属于中医的“阴痒”、“带下病”、“淋证”等。
(一)病因病机
本病属性传播疾病之一。但其传播途径除由性交直接传播外,尚可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如被污染的浴池、浴巾、游泳池、衣被、器械、坐式马桶等)间接传播。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是:
1.湿热蕴结 如久居湿地等致湿邪外侵,郁而化热,或经期、产后,湿热邪毒乘虚而入,此为外感湿热。若素体脾气虚弱,或肝气郁结,木克脾土,脾失健运,水湿内停,留注下焦,蕴而发热,则为内生湿热。内外湿热蕴结,任带不固,则带下增多而色黄。
2.虫蚀阴中 湿邪浸淫日久成毒,或感染热毒邪气,热盛迫血妄行,或湿毒腐蚀肌肤,则可见带下脓血,或见“阴蚀”、“阴疮”。湿腐生虫,或摄生不慎,虫邪直犯阴器,虫蚀阴中,则阴痒,阴中灼瘸。
(二)防护宜忌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人人注意个人与公共卫生。
2.公共浴池废除盆浴改为淋浴,禁止滴虫病人进入游泳池。坐厕改为蹲厕。
3.病人不应与正常人共用瓷盆洗下身及内裤,以防止交叉感染。
4.反复感染后,应检查其性伙伴的小便及前列腺液,必要时反复检查,如为阳性应同时治疗。
5.医院所用各种器械、被服、妇科检查用具应严格消毒。诊查台上的垫单,应每人更换1个,以防止交叉感染。
6.治疗期间,应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清洗1~2次。为避免重复感染,内裤及洗涤用毛巾应煮沸10分钟以消灭病源??
7.治疗期间应避免性交,或性交时用避孕套,以防止相互感染。
(三)诊查鉴别
1.主症带下量多,质稀薄,色灰黄绿,气味秽臭,甚至混有血液。外阴瘙痒,阴道灼热、疼痛,性交也痛。如有尿路感染,可见尿频、尿痛,甚至尿血。
2.妇检可见阴道及宫颈黏膜红肿,常有散在红色斑点,甚至呈草莓状突起,后穹隆有多量液性或脓性泡沫状分泌物。阴道分泌物镜检下查到滴虫可以确诊。
3.本病应与细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相鉴别。①细菌性阴道炎,常继发于阴道损伤、长期子宫出血、异物、盆腔炎等。阴道分泌物为脓性,非泡沫状,阴道分泌物检查可见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或变形杆菌等,无滴虫。②真菌性阴道炎,白带呈凝乳样或豆渣样,而非泡沫状,阴痒明显。阴道黏膜红肿并附有白色片状薄膜,强行擦除后其下糜烂或有表浅溃疡。阴道分泌物检查有真菌,但无滴虫。
(四)湿热下注型滴虫性阴道炎辨治
【症状】带下量多,泡沫状,色黄,质稀,气味腥臭。镜检可见滴虫。阴部灼热瘙痒,尿黄,大便溏而不爽,口腻而臭,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杀虫。
【主方】四妙散(《成方便读》)加减。
【用药】薏苡仁25克,苍术15克,黄柏、白鲜皮、怀牛膝、百部各10克,水煎服。
【加减】如身重脘闷,神疲乏力,饮食不香,大便溏薄,苔白黄腻者,加茯苓、白术各15克,陈皮5克以健脾燥湿。
(五)肝经湿热型滴虫性阴道炎辨治
【症状】带下量多如泡沫状,色黄或黄绿,质稀,气味腥臭,阴部瘙痒灼痛,检查有滴虫,头晕目涨,心烦口苦,胸胁及少腹胀痛,大便干结,小便黄色,苔黄,脉弦数。
【治法】泻肝清热,除湿杀虫。
【主方】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味。
【用药】泽泻12克,生地黄、车前子、山栀子、黄芩、乌梅、苦参各10克,龙胆草8克,当归、柴胡各5克,木通、生甘草各3克,水煎服。
【加减】如肝火偏盛而症见烦躁不安,眩晕口苦,目赤者,去当归,加丹皮、夏枯草、赤芍以清泻肝火;如湿盛而症见体倦肢肿,大便溏薄者,去当归,加白果、薏苡仁、白芷以化浊止带。
(六)湿毒型滴虫性阴道炎辨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万科-平衡计分卡-经典案例讲解.docx
- 2023年福建省计算机专项考评员试题.docx VIP
- 2025年粮食日主题班会《“知食分子”不剩饭》【课件】.pptx VIP
-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TheRepublicofMadagascar.PDF VIP
- 微软云存储OneDrive 入门.pdf VIP
-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pdf
- 《外科护理学》课件—— 急性阑尾炎病因和发病机制.pptx VIP
- GB/T1958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培训讲义.pdf VIP
- 2025广西盐业集团玉林盐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单片机基础与Arduino应用(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