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治疗经间期出血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医治疗经间期出血
温丽英 (黑龙江省鹤岗市绥滨县中医院 156200)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9-0392-02
经间期出血是指在两次月经中间,出现周期性的少量阴道出血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经间期出血,历代医籍未见有此病名载录,可能视为“月经先期”、“一月再行”、“经漏”、“赤带”等,本病之内容亦混其中。
1 病因病机
经行之后,血海空虚,阴精不足,随着月经周期的演变,阴血渐增,至经间期精血充盛,阴长至重,此时精化为气,阳气渐动,即所谓“氤氲”之时,若机体阴阳调节平衡,则无特殊反应。若素体阴虚阳盛,或湿热内蕴,或瘀血阻滞,当经间期阳动之时,扰动血海,损伤阴络,则引起经间期出血。
1.1 阴虚阳盛
先天不足,一或房劳多产、耗损精血,以致阴精亏虚,虚热内生,于氤氲之时,阳气内动,虚火与阳气相搏并扰血海,损伤阴络,因而阴道出血。若阴虚日久损及阳气,阳气不足,血失统摄,则出血反复发作。
1.2 湿热内蕴
经期产后,胞脉空虚,若摄生不慎,湿热之邪乘虚内侵;或肝郁不疏,克及脾土,脾运化失职,酿湿生热,留滞冲任胞脉,值氤氲之时,阳气内动,引动内蕴之湿热,热扰血海,以致阴道出血。
1.3 瘀血阻滞
经期产后,余血内留,蓄而成瘀,瘀阻胞络;或因七情内伤,气血郁滞,久而成瘀,当氤氲之时,阳气内动,瘀血与之相搏,瘀伤血络,血不循经,引起经间期出血。
由上可知,阴虚阳盛,或湿热内蕴,或瘀血阻滞,当氤氲之时,阳气内动,与之相搏,损伤脉络,血溢于阴道,则见经间期出血。病变过程中,阳热、湿热或瘀血并可相互转化,相兼发生。
2 辨证
经间期出血主要根据出血的量、色、质及全身情况进行辨证。一般而言,出血量少,若血色鲜红,质地黏稠,颧红潮热,舌红少苔,脉细数者,属阴虚阳盛;若出血量较多,色深红,质黏腻或夹有较多黏液,胸闷烦躁,口苦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属湿热内蕴;若出血量少,血色暗红或夹小血块,小腹刺痛,舌紫暗,脉弦涩者属瘀血阻滞。
2.1 阴虚阳盛
证候: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质黏稠,颧红潮热,咽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舌红少津,脉细数。
分析:阴液亏虚,虚火内生,经间期氤氲之时,阳气内动,虚火与阳气相搏,损伤阴络,故见阴道出血;阴虚内热,故出血量少、色红、质稠;虚热上浮,故见潮热颧红;热灼津亏,故咽干口燥,大便干结,尿黄。舌红少津、脉细数均为阴虚阳盛之征。
2.2 湿热内蕴
证候:两次月经中间,阴道出血量稍多,色深红,质黏腻夹有黏液,无血块,平时黄带量多,胸闷烦躁,口苦纳呆,骨节酸楚,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分析:湿热内蕴,经间期阳气内动,引动内蕴湿热,内扰冲任血海,故见阴道出血量较多;湿热与血搏结,故经色深红,质黏腻夹有黏液;湿热流注下焦,带脉失约,故黄带量多;湿热内蕴,气机不畅,故胸闷烦躁,口苦纳呆,骨节酸楚;湿热熏蒸,膀胱气化不利,则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之象。
3 中药治疗
3.1 阴虚阳盛
治法:滋阴清热,宁血止血。
处方:两地汤(《傅青主女科》)合二至丸(《医方集解》)。
方中地骨皮、玄参、麦冬、生地、女贞子、旱莲草滋阴清热;白芍和血敛阴;阿胶滋阴养血止血。全方共奏滋阴清热、调经止血之功。若出血多,酌加炒地榆、三七以凉血止血;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眷,加菟丝子、续断、珍珠母以滋肾益阴。
若阴虚及阳或阴阳两虚,症见经间期出血量增多,色淡红,伴头昏腰酸,神疲乏力,大便溏薄,尿频,舌质淡红,苔白,脉细等,宜用大补元煎(《景岳全书》)以补肾益气,育阴止血。
另外,可选服知柏地黄丸(《症因脉治》),每次6g,每日2次。
3.2 湿热内蕴
治法:清热利湿,固冲止血。
处方:清肝止淋汤(《傅青主女科》)去阿胶、红枣,加炒地榆、茯苓。
方中当归、白芍养血柔肝,香附疏肝解郁,生地、丹皮清肝凉血,五药共奏养血疏肝清热之效,肝气得疏,则脾气健运;黄柏、茯苓、黑豆清热解毒,利水渗湿;炒地榆凉血止血;牛膝引药下行。全方共奏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之效。若出血多,去当归、牛膝,加大小蓟、茜草根以凉血止血;带下量多者,加马齿苋、椿根皮、土茯苓以清热燥湿止带。
4 结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万科-平衡计分卡-经典案例讲解.docx
- 2023年福建省计算机专项考评员试题.docx VIP
- 2025年粮食日主题班会《“知食分子”不剩饭》【课件】.pptx VIP
- 马达加斯加共和国TheRepublicofMadagascar.PDF VIP
- 微软云存储OneDrive 入门.pdf VIP
- 新版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pdf
- 《外科护理学》课件—— 急性阑尾炎病因和发病机制.pptx VIP
- GB/T19580 《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培训讲义.pdf VIP
- 2025广西盐业集团玉林盐业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docx
- 《单片机基础与Arduino应用(第2版)》全套教学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