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造你自己 复赛
* Invent yourself 唐山学院 张静·卢莹·耿尧 It?is?known?that?some?electrical?circuits?exhibit?chaotic?behaviour.?Build?a?simple?circuit?with? such?a?property,?and?investigate?its?behaviour.? 我们知道一些电路展现出混沌性质。建造这样性的一个简单电路并研究它的特性。 混沌——确定性系统的不确定现象 混沌是确定论系统的随机行为的总称,它的根源在于非线性的相互作用。混沌不是混乱,它不同于平衡态,是一种序,是貌似无序的序。自然界中最常见的运动形态,往往既不是完全确定的,也不是完全随机的,而是介于两者之间,这就是研究确定论系统中随机行为的重要意义所在。 混沌电路: 非线性电路是指电路中至少包含一个非线性元件的电路。事实上一切实际元件都是非线性的。因为给任何元件上加足够大的电压或电流后都将破坏其线性。实质上,确定系统受确定性激励,影响也可能是不确定的,这是由于运动对初始值的敏感性造成的。 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它由有源非线性负阻器件R;LC振荡器和移相器三部分构成。图中只有一个非线性元件R,它是一个有源非线性负阻器件;电感器L和电容器C2组成一个损耗可以忽略的振荡回路;可变电阻Rv1+Rv2和电容器C1串联将振荡器产生的正弦信号移相输出。较理想的非线性元件R是一个三段分段线性元件。 图(2)所示的是该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从特性曲线显示加在此非线性元件上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极性是相反的。由于加在此元件上的电压增加时,通过它的电流却减小,因而将此元件称为非线性负阻元件。 实验 C2 C1 L R RV1+RV2 C2 C1 L C2 C1 L I(R) V(R) 非线性电路原理图 非线性负阻器件R的伏安曲线 电路的非线性动力学方程为: 式中,导纳G=1/(Rv1+Rv2),和分别表示加在C1和C2上的电压,表示流过电感器L的电流,g表示非线性电阻的导纳。 有源非线性负阻元件的实现 有源非线性负阻元件实现的方法有多种,这里使用的是一种较简单的电路:采用两个运算放大器(一个双运放TL082)和六个配置电阻来实现,其电路如图(3)所示,它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4)所示。由于本实验研究的是该非线性元件对整个电路的影响,只要知道它主要是一个负电阻电路(元件)能输出电流,维持LC2振荡器不断振荡,而非线性负阻元件的作用是使振动周期产生混沌现象。 OUT 6 - T1A R1 3.3K R2 22K R3 22K R4 2.2K R5 220 R6 220 5 + T1B TL082 7 3 + 2 - V+ 8 V- 4 TL082 1 I(R) V(R) (3) (4) 在实验中,将电路的LC振荡部分与非线性电阻直接断开,因为负阻部分是含源的,所以可用一个电阻箱作电阻,只要直接测出加在非线性负阻的电压,并记录相应R值,通过公式: IR= VR/R 可以计算出伏安特性曲线,实验时测量数据如表下表: V(v) R(Ω) V(v) R(Ω) V(v) R(Ω) -12.0 76000.0 -8.0 2061.8 -4.0 1798.5 -11.8 2152.0 -7.8 2053.2 -3.8 1774.6 -11.6 12330.0 -7.6 2044.4 -3.6 1749.0 -11.4 8530.0 -7.4 2035.1 -3.4 1721.5 -11.2 6450.0 -7.2 2025.4 -3.2 1691.5 -11.0 5145.0 -7.0 2015.2 -3.0 1623.8 -10.8 4248.0 -6.8 2009.6 -2.8 1585.4 -10.6 3591.0 -6.6 1993.4 -2.6 1542.8 -10.4 3091.0 -6.4 1981.6 -2.4 1495.8 -10.2 2699.0 -6.2 1969.3 -2.2 1443.6 -10.0 2384.0 -6.0 1956.2 -2.0 1385.5 -9.8 2130.0 -5.8 1942.5 -1.8 1320.0 -9.6 2118.9 -5.6 1928.1 -1.6 1306.4 -9.4 2112.7 -5.4 1912.7 -1.4 1304.9 -9.2 2106.2 -5.2 1896.6 -1.2 1302.8 -9.0 2099.5 -5.0 1879.3 -1.0 1300.1 -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