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半导体考试重点‘
半导体芯片制造简介:
发展阶段:
第一个商用平面晶体管 1957年 Fairchild
第一个IC 1958年 TI
第一个硅IC 1961年 Fairchild
第一个晶体管 1947年 Bell Labs
外延技术 1960年
离子注入技术,等离子刻蚀技术,化学气相淀积技术等新技术 70年代初
全球第一家集成电路标准加工厂 1987年 台湾积体电路公司
芯片加工精度在亚微米范围,出现电子束光刻,X射线光刻,深紫外光刻技术,分子束外延,薄层氧化工艺等新技术
铜互连工艺 1998年 IBM
主流产品特征尺寸在0.18 μm以下 2000年
特征尺寸在90nm 2004年
特征尺寸在32nm 2011年
准分子激光光刻,远紫外曝光光刻,电子束投影光刻有望成为主流技术
铜互连技术已应用在高端电路芯片的生产工艺中
(2)发展趋势:
IC发展的标志:特征尺寸 集成度
摩尔定律:
1964年 戈登·摩尔提出
内容:芯片上的晶体管数每18个月翻一番(1975年)
工艺材料的物理极限问题
工艺技术瓶颈:光刻技术
集成电路工艺制造材料:
导体:作互连线,阻挡层,接触孔,通孔 如:Al Cu,Ta Ti 及其氮化物 , W
绝缘体:作介质层,保护层,钝化层 如 :SiO2 低K介质 高K介质,Si3N4
半导体 如:Ge Si GaAs GaN
(3)重要的半导体材料:硅Si
其特点:硅的丰裕度、更高的熔化温度允许更宽的工艺容限 (硅1412摄氏度、锗937摄氏度)、更宽的工作温度范围(硅150摄氏度、锗100摄氏度)、氧化物SiO2
现代的IC制造
硅片(衬底,晶圆):制造电子器件的基本半导体材料,是单晶,圆形,薄片
半导体器件制作在接近硅片表面几μm处,淀积介质层和导电材料隔离或连接器件
多层布线结构
制作两到三个月,完成450道或更多的工艺步骤
微芯片制造工艺流程
制备硅片:半导体级硅提炼、单晶生长、整形切片等
硅片制造:在其表面形成器件和互连线层的过程、薄膜生长(氧化、淀积、外延)、图像转换(光刻、刻蚀)、掺杂(热扩散、离子注入)、其他技术(清洗、平坦化等)
硅片测试/拣选
装配与封装:划片、切割成芯片、压焊和包封
终测:确保集成电路通过电学和环境测试
(6)微芯片的沾污导致成品率损失80%失效芯片是由沾污带来的缺陷引起的;维护一个严格的微芯片制造环境很重要;清洗技术。
沾污类型:颗粒(危害检测)、金属杂质(可动离子沾污MIC,典型的有Na+)、有机物沾污、自然氧化层、静电释放(击穿,电荷累积吸引污染颗粒)。
污染源:空气、人、厂房、水、工艺用化学品、工艺气体、生产设备
超净间净化级别:标定了净化间的空气质量级别,由颗粒尺寸和密度来表征。
参考标准:ISO标准14644 FS-209E
超净间的净化控制:人员、厂房材料及布局、空气过滤及换气、气流和压力(层状单向流,高于外界压力)、温度和湿度、静电释放(采用静电消耗材料,接地,空气电离等方法消除)、噪声和振动、照明、工艺设备
超净服设备的净化:工作台(穿壁式)、硅片自动化处理、微环境(硅片隔离技术)
(7)硅片清洗技术:
1).清洗工艺:湿法清洗(改进的RCA清洗工艺)
干法清洗 (利用热化学气体或等离子态反应气体与硅片表面产生化学反应,生成易挥发性反应物而去除)
螯合剂、臭氧、低温喷雾清洗等其他清洗技术
2).湿法清洗办法:兆声清洗、 喷雾清洗、刷洗器、水清洗、溢流清洗、排空清洗、喷射清洗、加热去离子水清洗
3).硅片甩干
第二章 晶体结构
一、非晶材料和晶体材料
非晶材料(无定形材料):原子排列杂乱无章
晶体材料:原子排列有序,规则,从宏观上看: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固定的熔点,解理性,各向异性
二、晶体材料
晶胞:晶体结构中最简单,最基本的单元
按晶胞的排列方式,晶体结构分为:多晶和单晶
三、 晶向和晶面
晶向决定了硅片中晶体结构的物理排列
不同晶向的硅片的化学,电学,机械性质不同,影响工艺制造和器件性能
密勒指数:用来标定晶向和晶面
四、晶体缺陷
理想的晶体:完美的结构,而实际的晶体:存在缺陷结构
晶体缺陷类型:点缺陷 线缺陷 面缺陷 体缺陷
硅中的晶体缺陷一般产生于晶体生长和后面硅锭和硅片加工中。
1.点缺陷
原子尺寸上的局部缺陷,会造成晶格畸变。
造成点缺陷的因素:晶体的生长速率,生长时的温度梯度,加工中的热处理,外来杂质的引入等
2.线缺陷:位错
刃形位错、 螺形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小学信息技术 通用版Scratch+趣味编程+自动巡回车(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国四氯化锆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构建水利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六项机制“工作指导手册(正文部分).pdf VIP
- 《现代写作教程 董小玉》第01章 绪论第三节.ppt VIP
- 2025-2026学年大象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docx
- 毕业论文-浅论骆驼祥子的悲生.doc VIP
- 中国醇酸防腐涂料项目商业计划书.docx
- 旅游产业经济贡献综合评析——以江西省为例.pdf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14J938抗爆泄爆图集规范-watermark.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