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面针药材薄层色谱研究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两面针药材薄层色谱研究
廖秀清1 李赐灏2
(1嘉应学院医学院基础部 广东梅州 514000;2梅州市妇幼保健院 广东梅州 514000)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0209-02
【摘要】目的 采用新的展开系统测定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及乙氧基白屈菜红碱的含量,同时对不同部位的两面针药材图谱作比较。方法 应用甲苯-乙酸乙酯-甲醇(25:20:0.1)和浓氨试液展开系统,对不同部位两面针药材供试品进行薄层色谱,比较其氯化两面针碱及乙氧基白屈菜红碱含量。结果 本文的展开系统不仅可以使其基线达到完全分离,而且同时鉴别氯化两面针碱和白屈菜红碱。两面针的根中氯化两面针碱和白屈菜红碱的含量显著高于地上部分,细茎的成分很少。结论 新的展开系统可同时鉴别氯化两面针碱和白屈菜红碱两种成分,操作简单,重现性较好。
【关键词】氯化两面针 白屈菜红碱 薄层色谱
两面针为芸香科植物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 (Roxb.)DC.的干燥根,为我国南方省区的常用中药。对于两面针药材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利用薄层-分光光度法[1]和薄层扫描法[2]测定两面针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含量,药典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25:2:0.1)展开系统作为乙氧基白屈菜红碱成分的鉴别,氯化两面针碱的色谱条件为苯-乙酸乙酯-甲醇-异丙醇-浓氨试液(20:5:3:1:0.12)[3],本文采用的条件可将以上两种成分较好地分离,同时对不同部位的两面针药材图谱作了比较。
1 仪器与材料
双槽展开缸(Camag),薄层色谱摄像仪(Camag Digistore 2);全自动点样仪(Camag ATS4);薄层色谱扫描仪(Camag TLC scanner 3);硅胶60预制板(10times;20cm,Merck)。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对照药材两面针(Zanthoxylum nitidum(Roxb.)DC.)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购得,批号:21014-200302,10批药材均为广东罗浮山药业提供。
2 试验方法与结果
2.1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粉末0.5g,加入甲醇30mL,超声处理30分钟,取出,滤过,滤液浓缩至5mL,即得。另取两面针对照药材0.5g,同法制得对照药材溶液。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氯化两面针碱约0.5mg,白屈菜红碱适量(制备薄层所得),加甲醇制成0.5mg,mL-1的溶液。
2.3 薄层色谱条件 取上述供试品溶液与对照品溶液各2mu;l,用全自动点样仪条带状点于硅胶60预制板上,置于P2O5干燥器中放置2小时,层析缸一侧槽中加入甲苯-乙酸乙酯-甲醇(25:20:0.1),另槽加入等体积的浓氨试液,共同预平衡15分钟,上行展开8cm,挥干溶剂,于紫外光灯366nm下检视,并成像。经光谱扫描测定两种成分最大吸收在330nm附近,因此选用330nm为吸收波长(光源为氘灯)进行扫描。
2.4 结果 得到两面针药材的薄层色谱荧光图像及扫描轮廓图(图1~2)
样品顺序:S1(由下至上)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1两面针对照药材,2~11 10批两面针药材
图1 两面针药材薄层色谱图
图2 两面针药材薄层色谱扫描轮廓图
2.5 薄层色谱识别及不同部位的图谱 从薄层图中可看出,两面针荧光下可检视出7~9个斑点,其中氯化两面针碱为黄绿色,白屈菜红碱为亮黄色,可见两者分离度较好。白屈菜红碱的下一斑点(图1划线部分),各批的斑点颜色为黄绿或绿色,结合外形性状分析,部分药材掺杂两面针地上部分,因此将两面针的根、粗茎和细茎部位图谱作了一番比较,薄层条件同2.3,结果可见,氯化两面针碱和白屈菜红碱大部分存在于根皮部,而在粗茎和细茎含量很低,蓝色斑点集中在粗茎部位,相同位置上根为黄绿色(图3)。
图3不同部位两面针药材薄层色谱图
样品顺序:S1(由下至上)氯化两面针碱+白屈菜红碱,1两面针对照药材,2~4两面针(根、根皮部、根木质部),5~7两面针(粗茎、粗茎皮部、粗茎木质部),8~10两面针(细枝、细枝皮部、细枝木质部)
3 讨论
3.1 采用药典中氯化两面针碱的展开条件,其分离度达不到要求,本文的展开系统不仅可以使其基线达到完全分离,而且同时鉴别氯化两面针碱和白屈菜红碱,操作简单,重现性较好。
3.2 两面针为藤本植物,市场上将地上部分入药的现象极为普遍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