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识——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 - 常州市花园第二小学
常识——数学教育是素质教育作者:首都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方运加??录入时间:2011-8-26??阅读次数:371
?
??? 当时,学校已经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有私立的、也有公立的,既有小学也有中学,除了学习法语、拉丁语、法律、逻辑学外,还学习四艺。何为四艺?请看这幅波埃修的著作《算术》中的一幅画,这幅画画于9世纪。由此看来中小学校数学教育的传统现在可以追溯至9世纪之前。??????????????????
??? 8世纪晚期,在欧洲发生了一次设立学校的大爆发。当时的查理大帝下令在全国范围内建修道院和大教堂学校,我们今天熟悉的小学、中学就此产生。这些学校课程的第一个设计者是爱尔兰人阿尔昆(730—804)。他将七艺设计为学校课程,几何、算术都包括在内。保守的中世纪的天主教会一向是科学探索的反对者,但唯独给数学教育开了绿灯,大主教奥古斯丁曾说:大自然是上帝的数学设计。请看这幅创作于13世纪的画:上帝正手持圆规规划宇宙。
??? 可以说,在中世纪的欧洲,在当时的中小学校里,数学教育学科拥有稳固的地位。我们可以用今天的惯用词来说明夸美纽斯对数学教育的诠释是:数学是高素质人的素质构成,是素质教育,不是实用的教育,譬如,将要在工场从业的人可以不安排数学课程。
??? 四、以“用数学”为主旨的中国数学教育
??? 我们中国呢?与第谷生活年代同时,程大位(1533—1606)著述了《算法统宗》,这是我国明代流传最广的一部数学著作。书中收集了各种算盘的式样和各种运算口诀,是中国式的“用数学”的经典书,是实用大全式的数学著作,是近两千年的中国数学传统的延续。直到之后的1607年,事情似乎将有转机,当时的中国官员徐光启和西方传教士利玛窦合译了前六卷《几何原本》,这本应该成为中国近现代数学教育的发端,可惜,这本能使中国的数学或数学教育发生巨变的书几乎被束之高阁近300年。有专家曾说《几何原本》是清代数学家必读的数学书,这话要是不错的话,试问清代有几个人可称之为数学家?屈指可数啊!这本书自译成中文后并没有马上成为提高国民素质的教科书,长期未能发挥教育的作用。二百几十年来,在中国,对此书知者甚少。中国没能产生第谷,没能产生开普勒、牛顿,比较直接的原因应该是没能从小普及数学知识,没能实施全面性的数学普及教育。在西方,自中世纪始,读小学、中学的人并不罕见,而且已成规模,甚至产生了夸美纽斯《大教学论》那样的理论总结,而同期的中国社会对此还一无所知。
?? 五、官员是数学教育的“主体”
??? 纵观中国二千多年的历史,数学家出了不算少,从历算学家张苍开始,祖冲之、李谆风、贾宪、沈括、秦九韶,难以尽数。这些人不是官员,就是为官员服务的,有哪个肯专职教小孩子学数学的。中国有没有以幼儿、青少年为教育对象的数学教育,不能说一点没有,但从来没有形成过气候或规模是肯定的。尽管早在汉代,就有有识之士认为算学应该从小孩学起。但数学终究没能成为像四书五经那样的必读知识,未能成为基础教育的课程。尽管如此,我们仍不难推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肯定有数学教育的位置,否则,官员怎么课税、怎么统计人口、怎么确定田亩、怎么鱼肉乡民盘剥百姓、怎么将农民的负担确定在一个使其不致造反的水平上,这些都需要精确繁杂的计算。钱能算至毫厘,粮能算至斤两。算计不仅精细,还大有机巧。另外,战争,营造,历法、天象观测等官方事业更是离不开数学,所以,历史上的数学教育虽然未惠及小孩子,但肯定使官员们受益匪浅。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数学的发展长期向实用方向使劲的原因。各级官员是数学学问的最大、最基本的消费者,他们有文化、参加过科举考试,《九章算术》、《周髀算经》一类的数学书就是迎合他们的需要而著述的。试想,一个官员若不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就算是干“横征暴敛”的事,也会有绕不过去的收支方面的技术障碍需要用算术方法来解决。最起码的,官员要配有懂数学的幕僚来辅佐。总之,清未之前,中国的绝大多数小孩子基本未曾受过数学教育,享受数学教育的是那些急着“用数学”的官员。例如隋唐时期的民间和官方均曾设立过学习数学的专门学校,但培养的是大人,属仕途教育。而如前所叙与隋唐同时代的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则已经开始设立招收儿童、少年学习七艺的学校了。
?? 看来,清末之前,中国的数学教育是让成年人、让官员学了就用的教育,是实用的教育,并非素质教育,与夸美纽斯所论的学校教育相距甚远。如果设想一下,不必太早,就从1607年开始,将算术、几何与三字经、百家姓一块儿列入中国青少年儿童的必学科目,再与八股文并列进入科举考场,哪怕如同今日的应试教育那样的为考试而学数学,那世界近现代史一定不会是已知的这个样子。
??? 当然,即便如此,仍不能断言中国的现代意义上的基础数学教育产生的比欧美等先进国家晚许多。
????实际上,真正的,为人类现代文明、现代技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