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D-Dimer的检测应用PPT.ppt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D-Dimer的检测应用PPT

5.老年人D二聚体水平 随着年龄的升高,D二聚体作为DVT排除的cutoff值需要逐渐提高 来源:Potential ofanageadjusted D-dimercut-offvalue to improve the exclusion of pulmonary embolism in older patients: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ree large cohorts. Rene′e A Douma, physician,1 Gre′goire le Gal, physician,2 Maaike So¨hne, physician,1 Marc Righini, physician,3 Pieter W Kamphuisen, physician,1 Arnaud Perrier, professor,4 Marieke J H A Kruip, physician,5 Henri Bounameaux, professor,3 Harry R Bu¨ller, professor,1 Pierre-Marie Roy, professor6 老年人D二聚体水平 大于60岁的年龄组,排除DVT的D二聚体的CUTOFF值为1000ug/L FEU(1.0mg/L FEU)时,灵敏度和阴性预示值均为100%,因此,对于大于60岁的病人,DVT排除的D二聚体cutoff值可以设定在1.0mg/L FEU 来源:An age-adapted approach for the use of D-dimers in the exclusion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Fred J.L.M. Haas,1* Roger E.G. Schutgens,2 and Douwe H. Biesma2,3 * 手术类型 D-Dimer 峰值时间 峰值水平 恢复正常时限 Ⅰ型 腹壁手术 多数正常 ─ ─ Ⅱ型 腹腔内手术 5 - 7 d 1500 ng/ml 30 d Ⅲ型 腹膜后或肝脏手术 5 - 7 d 4000 ng/ml 40d 6. 外科术后静脉血栓的监测 □ 术后DVT发生率与年龄、手术类型、创面、手术持续时间相关。 □ DVT可在术后3 d~2 w 内发生,需连续监测。 □ 手术损伤造成的D-二聚体增高会掩盖患者自身病理性增高。 血栓风险 患者范围 预防选项 低度风险 可活动患者的较小手术 可完全活动患者的中等手术 无特殊的预防措施 早期的积极活动 中度风险 多数普通外科手术 开放性妇科手术 泌尿外科手术 LMWH 或低剂量肝素 或磺达肝癸钠 高度风险 膝关节或髋关节整形手术 膝关节骨折手术 严重创伤 脊索损伤 LMWH 或磺达肝癸钠 或华法林(INR2.0-3.0) 不同类型手术的血栓风险分层 各种手术与VTE的发生率(1) 手术名称 VTE发生率(%) 神经手术 7~45 冠脉搭桥术 0.7~50 瓣膜置换术 1.0~50 心、肝、肾、胰移植术 1.8~11.3 疝手术 25~50 妇科手术 7~45 人工心脏 50 普外科手术 4~35 胸外科手术 26~65 各种手术与VTE的发生率(2) 手术名称 VTE发生率(%) 剖宫产术 22.4 髋关节手术 37~74 髋股V血栓摘取术 31~100 直/结肠手术 35~70 泌尿系手术 20~40 全膝关节置换术 40~76 股骨骨折手术 50 7.D-二聚体与动脉血栓 * 静脉血栓:排除诊断 动脉血栓: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测 D-二聚体对于心血管疾病的价值正在被重新认识 目前普遍认为心血管疾病患者D-二聚体水平增高提示患者病情严重。 冠脉综合征、冠脉再灌注损伤、慢性心衰、主动脉夹层房颤等均可引起D-二聚体不同程度升高,需动态监测 8.D-二聚体在脑梗塞中应用 腔隙性脑梗塞患者:D-二聚体增高不常见。 心源性脑栓塞患者:D-二聚体增高常见。 D-二聚体水平变化与治疗方式和药物有关 抗凝药物 直接凝血酶抑制剂 合成凝血酶抑制剂 抗血小板药物 溶栓药物 外伤性脑损伤 对于儿童外伤性脑损伤D二聚体也有很高的预测价值,有报道认为它是脑损伤独立的预测因子,甚至超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对于满足做头颅CT临床标准的创伤性脑损伤患 儿,血浆低浓度的D二聚体表明排除严重的脑损伤,从而减少患儿CT扫描检查。 SWANAON C A,et al. J Trauma,2010,68(5):1072-1077 9.恶性肿瘤与止凝血障碍 * 恶性肿瘤:对于止凝血系统具有促凝效应,无论恶性实体瘤或白血病都会导致患者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