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癫痫药和治疗中枢退行性疾病药.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癫痫药和治疗中枢退行性疾病药

大多数抗癫痫药物在长期应用中,可致粒细胞减少,肝损伤等。 定期体检 第 三 节 抗惊厥药 惊厥: 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神经过度兴奋的症状,表现为全身骨骼肌不自主的强烈收缩。 病因: 小儿高热 破伤风 癫痫 中枢兴奋药中毒 抗惊厥药: 巴比妥类 水合氯醛 地西泮 硫酸镁 硫 酸 镁 静脉给药 抗惊厥作用 Mg2+拮抗Ca2+的作用,抑制神经化学传递和骨骼肌收缩,从而使肌肉松弛。 降压作用 松弛血管平滑肌,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不良反应 过量时,引起呼吸抑制、血压骤降以至死亡。 肌腱反射消失是呼吸抑制的前兆。 静脉缓慢注射氯化钙,可立即消除Mg2+的作用。 第 十 七 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 震颤麻痹 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 发病年龄在50岁以上。 主要症状: 静止性震颤 肌强直 运动迟缓 共济失调 分类 原发性 动脉硬化 脑炎后遗症 药物中毒 发病机制学说: 多巴胺(DA)学说 病变部位 基底神经节黑质纹状体DA能神经元变性坏死。 锥体外系主要的功能是协调肌群的运动、调节肌张力维持和调整姿势等。其包括大脑皮层、纹状体、红核、黑质、小脑、网状结构和前庭神经核等。 锥体外系发自大脑皮层后,它们在下行途中先与纹状体发生联系,然后经过多次换元后才抵达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多巴胺能神经通路: 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发出纤维到达纹状体,与尾-壳核神经元形成突触,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胆碱能神经通路: 尾核中胆碱能神经元,与尾-壳核神经元形成突触,对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起兴奋作用。 正常时两种神经通路处于平衡状态,共同调节骨骼肌运动功能。 DA↓, Ach↑ 震颤麻痹 DA↑, Ach↓ 手足徐动症 舞蹈病 PD治疗思路 增强中枢DA神经功能 中枢抗胆碱 二、拟多巴胺类药 目的: 增加脑内多巴胺含量,增强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的作用。 药物: 多巴胺前体药物(左旋多巴)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 左旋多巴的增效药 第 十 六 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 一 节 抗 癫 痫 药 癫痫: 大脑局部神经元异常放电,并向周围正常组织扩散,引起反复发作的慢性脑疾病。 癫痫表现: 突发、短暂、反复发作的运动、感觉功能或精神异常。伴有异常脑电图。 【癫痫分类】 局限性发作 全身性发作 小发作 大发作 癫痫持续状态:大发作持续 30 分钟以上;或反复 多次发作 30 分以上,发作间期意识不恢复 第 二 节 常用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 卡马西平 苯巴比妥 乙琥胺 丙戊酸钠 地西泮 抗癫痫药 苯妥英钠 Phenytoin sodium 药理作用和临床作用 抗癫痫作用 抗外周神经痛 抗心律失常 1 抗癫痫作用 抗癫痫大发作(首选) 局限性发作(首选) 对小发作无效 抗癫痫作用机制: 阻滞细胞膜Na+、Ca2+通道,抑制Na+、Ca2+内流。导致动作电位不易产生。 三叉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 舌咽神经痛 2 抗外周神经痛作用 3 抗心律失常 见第二十二章 【体内过程】 吸收慢且不规则,连续用药6-10天才能达到稳定的血药浓度。 体内过程个体差异大,要个体化给药,最好在监控下给药。 【不良反应】 局部刺激 牙龈增生 神经系统反应 血液系统反应 骨骼系统反应 过敏反应 卡马西平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