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素课件10-11秋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抗菌素课件10-11秋季

青霉素的提取方法以溶剂法萃取最为适宜,也曾用过离子交换法、沉淀法等,但其提取效果均不及溶剂法。 它利用青霉素在pH值为2左右时能转入溶剂相,在pH值为7-7.5时能转入缓冲液相的原理进行反复转移,达到纯化的目的,所用溶剂为乙酸丁酯,一般要进行2-3次萃取,两个液相分离时要用超速离心机。青霉素的脱色是往萃取液中加入活性炭吸附、过滤。国际上生产注射品青霉素普遍采用的青霉素精制方法是丁醇共沸结晶法, 简要流程如下:将乙酸丁酯萃取液以0.5mol/LNaOH溶液萃取,调pH值至6.4-6.8,得青霉素钠盐水浓缩液(5万单位/mL左右);加3-4倍体积丁醇,在16-26℃-mmHg(1.33×103Pa)下真空蒸馏.将水和丁醇共沸物蒸出,并随时补加丁醇;当浓缩到原来浓缩液体积、蒸出馏分中含水达2-4%时,即停止蒸馏;青霉素钠盐结晶析出,过滤,将晶体洗涤后进行干燥得成品;可在60℃、20mmHg(2.66×103Pa),真空中烘16小时,然后磨粉、装桶。 (1)、青霉素提炼工艺流程图: (2)、青霉素提炼工艺流说明: 预处理 、 过滤 发酵液 鼓式真空过滤机过滤 絮凝剂沉淀蛋白 板框式过滤机 滤液 滤液 硫酸调节pH4.5-5.0, 加入0.07%溴代十五烷吡啶PPB 0.7%硅藻土为助滤剂 A、预处理 青霉素的存在部位:发酵液 浓度较低:10-30Kg/M3 含有大量杂质:菌体细胞、核酸、杂蛋白质、细胞壁多糖等、残留的培养基、色素、盐离子、代谢产物等 目的:浓缩目的产物,去除大部分杂质,改变发酵液的流变学特征,利于后续的分离纯化过程。 预处理:发酵液加少量絮凝剂沉淀蛋白 B、过滤 鼓式真空过滤机过滤:至10℃以下,1:3v/v进行中性过滤。 一次滤液:pH6.2-7.2,略浑,棕黄或绿色,蛋白质含量0. 5-2.0%。 板框式过滤机过滤: 10%硫酸调节pH4.5-5.0,加入0.07%溴代十五烷吡啶,0.07%硅藻土为助虑剂。 二次滤液:澄清透明,用于提取(收率90%) C、萃取 溶剂萃取 原理:青霉素游离酸易溶于有机溶剂,而青霉素盐易溶于水。 萃取剂:青霉素分配系数高的有机溶剂。 工业上通常用:醋酸丁酯和醋酸戊酯。 萃取:2-3次。 逆流萃取过程 正相萃取:10%硫酸酸化,pH2.0-2.5,滤液:加1:3v/v醋酸丁酯,碟片式离心机分离(浓缩1.5-2.1) 反相萃取:pH6.8-7.4(磷酸盐、碳酸盐缓冲液)。把青霉素从丁酯中提取到缓冲液中。反复萃取2-3次,达到结晶要求。 萃取条件:10℃下。萃取罐冷冻盐水冷却。 E、结晶 直接结晶:在2次乙酸丁酯萃取液中加醋酸钠-乙醇溶液反应,得到结晶钠盐。加醋酸钾-乙醇溶液,得到青霉素钾盐 共沸蒸馏结晶:萃取液,用0.5 M NaOH萃取,调pH6.4-6.8下得到钠盐水浓缩液。加2.5倍体积丁醇,16-26℃,0.67-1.3KPa下真空蒸馏。水和丁醇形成共沸物而蒸出。蒸出馏分中含水达2-4%时,停止蒸馏。钠盐结晶析出。结晶经过洗涤(丁醇4-6L/10亿)、干燥后,得到青霉素产品。 D、脱色 萃取液中添加活性炭,除去色素、热源,过滤,除去活性炭。在提取液中加活性炭150-300g/10亿单位 思考题 (1)青霉素发酵工艺的建立对抗生素工业有何意义? (2)如何根据青霉素生产菌特性进行发酵过程控制? (3)青霉素发酵过程的控制原理及其关键点是什么? (4)青霉素提炼工艺中采用了哪些单元操作,为什么? 三、头孢菌素 (1)理化性质 Na盐:呈白色或淡黄色结晶状粉末,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媒。对稀酸(pH=2.5~8.0)及重金属离子较稳定;pH11时迅速失活。在260nm处有紫外吸收。 (2)头孢菌素C的发酵与精制 a、 发酵(菌种:顶头孢霉菌) 砂土管—→母斜面1————→母斜面2————→大米孢子———→种子罐———→发酵罐————→放罐提炼 b、 发酵工艺流程 发酵同样可分为三个代谢阶段: (1)生长繁殖期; (2)头C积累期; (3)菌丝自溶期。 c、 细胞的生长发育 d、头孢菌素发酵工艺 与青霉素的工艺基本相同,除需要一般的碳源和 氮源,因其分子中含有硫原子,需半胱氨酸作为 合成头孢菌素C的硫的供体。 (3)、头孢菌素C的提取 头C发酵液 酸化 H2SO4 解吸 气流干燥 过滤 解吸(丙酮水溶液) 饱和树脂Ⅰ NaOAc水溶液 过滤 头C锌盐结晶 大孔树脂吸附 饱和树脂Ⅱ 酸化发酵液 Zn(OAc)2 沉淀结晶 头C锌盐湿品 头C滤液 一次头C解吸液 阴离子树脂吸附 二次头C解吸液 头C锌盐成品 大孔树脂吸附法: 大孔树脂吸附作用主要基于范德华力。根据吸附理论中的盐析作用原理,发酵液中的无机离子和极性物质不但不干扰吸附过程,反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