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化工程5-培养基
在这9个水平组合中,A因素各水平下包括了B、C因素的3个水平,虽然搭配方式不同,但B、C皆处于同等地位,当比较A因素不同水平时,B因素不同水平的效应相互抵消,C因素不同水平的效应也相互抵消。所以A因素3个水平间具有综合可比性。同样,B、C因素3个水平间亦具有综合可比性。 试验结果分析 分清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的主次顺序,分清哪个是主要因素,哪个是次要因素; 判断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的显著程度; 找出试验因素的最优水平和试验范围内的最优组合,即试验因素各取什么水平时,试验指标最好; 分析因素与试验指标之间的关系,即当因素变化时,试验指标是如何变化的。找出指标随因素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为进一步试验指明方向; 了解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情况; 试验号 因素 效率% A B C D 1 1 1 1 1 0 2 1 2 2 2 17 3 1 3 3 3 24 4 2 1 2 3 12 5 2 2 3 1 47 6 2 3 1 2 28 7 3 1 3 2 1 8 3 2 1 3 18 9 3 3 2 1 42 K1 41 13 46 89 K2 87 82 71 46 K3 61 94 72 54 k1 13.7 4.3 15.3 29.7 k2 29.0 27.3 23.7 15.3 k3 20.3 31.3 24.0 18.0 极差R 15.3 27.0 8.7 14.3 主次顺序 BADC 优水平 A2 B3 C3 D1 优组合 A2B3C3D1 微生物培养基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根据实际试验生产的要求,培养基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侧重点。在菌体生长时期,要保证菌株能充分生长,而在产物合成阶段,培养基成分要宜于产物的形成,二者是有区别的。 培养基的影响因素 原材料的品质,来源和预处理 培养基的设计与放大 培养基的灭菌 灭菌 在工业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只允许生产菌存在和生长繁殖,不允许其它微生物共存,所有发酵过程,必须进行纯种培养。 整个发酵过程必须牢固树立无菌观念,强调无菌操作。 除了设备应严格按规定保证没有死角,没有构成染菌可能的因素外,必须对培养基和生产环境进行严格的灭菌和消毒,防止杂菌和噬菌体的污染 灭菌与消毒 灭菌:利用物理和化学的方法杀灭或除去物料及设备中一切生命物质的过程。 消毒: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料、容器、器具内外的病原微生物,一般只能杀死营养细胞而不能杀死芽胞。 消毒不一定能达到灭菌的要求,而灭菌则可达到消毒的目的。 在发酵工业生产中,为了保证纯种培养,在生产菌种接种培养前,要对培养基、空气系统、消泡剂、流加物料、设备、管道等进行灭菌,还要对生产环境进行消毒,防止杂菌和噬菌体的大量繁殖。 只有不受杂菌污染,发酵过程才能正常进行。 灭菌的方法 物理灭菌法 化学灭菌法 物理灭菌法 高温灭菌 致死温度:杀死微生物的最低温度。 致死时间:在致死温度下,杀死全部微生物所需的时间。 一般无芽胞细菌,在60℃下经过10min即可全部杀死; 芽胞细菌的芽胞在100℃下经过几分钟至数小时才能杀死; 某些嗜热菌能在120℃下耐受20~30min。 一般讲,灭菌的彻底与否以能否杀死芽胞细菌为标准。 物理灭菌法 干热灭菌法:微生物细胞发生氧化,微生物体内蛋白质变性和电解质浓缩引起中毒等作用,氧化作用导致微生物死亡是主要依据。 由于微生物对干热的耐受力比对湿热强得多,故干热灭菌所需的温度要高,时间要长,一般160~170℃、1~1.5h。 实际应用时,对一些要求保持干燥的实验器具和材料可以采用干热灭菌法。 湿热灭菌法(主要是高压蒸汽灭菌): 利用饱和蒸汽进行灭菌 原理:借助蒸汽的高温和蒸汽释放的潜热使微生物细胞中的蛋白质、酶和核酸分子内部的化学键,特别是氢键受到破坏,引起不可逆的变性,使微生物死亡 从灭菌效果来看,由于蒸汽有很强的穿透能力,湿热灭菌对耐热芽胞杆菌来说,温度升高10℃时,灭菌速度常数可增加8~10倍,对营养细胞更高。另外蒸汽冷凝为水时还要释放出潜热,因此温度可进一步提高 蒸汽来源方便,价格低廉,灭菌效果可靠 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灭菌方法,一般的湿热灭菌条件为121℃,30min 在培养基灭菌的过程中,除微生物被杀死外,还伴随着营养成分的破坏,如糖液焦化变色、蛋白质变性、维生素失活、醛基和氨基反应、不饱和醛聚合、一些化合物发生水解等。因此,必须选择一个既能达到灭菌的目的,又能使培养基中营养成分破坏至最小的灭菌工艺条件。 在热灭菌的过程中,同时发生微生物死亡和培养基成分破坏两个过程。 温度能加速其过程进行的速度,当温度升高时,微生物死亡的速度更快, 因此可以采用较高的温度,较短的灭菌时间,以减少培养基营养成分的破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高温瞬时灭菌法”。 灭菌温度较高而时间较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