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文科).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节 通过激素的调节(文科)

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内分泌腺由高到低有三个层次:下丘脑、垂体、被管理的某些内分泌腺。它们分泌的激素是如何调节的呢? 以人体抵御寒冷为例,讨论问题: ?? a)寒冷刺激首先作用于什么部位? ???? b)接着在三个层次上会引起什么腺体分泌何种激素? 激素的分泌调节 下丘脑 垂 体 甲状腺 寒冷、过度紧张等刺激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甲状腺激素(TSH) 甲状腺激素 + + _ 新陈代谢,抵御寒冷 促进 大脑皮层 反馈调节 _ 脑垂体 分泌 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作用(+) 作用(+) 甲状腺 分泌 甲状腺激素 性腺 性激素 分泌 合成和 下丘脑 促激素释放激素 作用(- ) 负反馈调节模型 (-)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 反馈调节是生命系统中非常普遍的调节机制,对机体维持稳态具有重要意义。 正反馈:促进原来生命活动(分娩作用、血液凝固过程、排便、排尿反射等)。 负反馈:抑制原来生命活动(血糖平衡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等)。 血糖平衡的意义: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提供能源物质。 C6H12O6+6O2+6H2O 6CO2+12H2O+能量 酶 血糖含量过低:头晕、心慌、四肢无力,严重时导致死亡。 血糖含量过高:超过肾脏重吸收能力,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营养流失。 合成糖元 氧化分解 转变成脂肪、某些氨基酸 消化、吸收 肝糖原分解 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血糖含量降低 血糖含量升高 来源 去路 主要 80-120mg/dl 胰岛素:(降血糖)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葡萄糖和葡萄糖在细胞中的氧化分解,促进合成肝糖原和肌糖原,促进转化为脂肪、氨基酸等非糖物质。 胰高血糖素:(升血糖)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血糖升高 血糖降低 + + 胰高血糖素 分泌增加 血糖的激素调节示意图 + 胰岛A细胞 胰岛B细胞 + 胰岛素 分泌增加 下丘脑某一区域 下丘脑另一区域 血糖升高 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 胰岛B细胞 胰岛素分泌增多 胰岛A细胞 血糖降低 + + + + + + 肾上腺髓质 + 肾上腺素分泌增多 + + 拮抗作用 协同作用 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提醒  (1)胰岛素是唯一的降糖激素,它可通过增加血糖去路及减少血糖来路降低血糖浓度。 (2)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 (3)下丘脑作用于胰岛细胞是通过有关神经实现的,并不是通过促激素释放激素实现的。 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协同作用 拮抗作用 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都发挥作用,从而达到增强作用的效果。 如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对生长发育均有促进作用 不同激素对某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作用。 如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作用 (1)协同作用举例: 生长激素 促进 蛋白质合成 和骨的生长 甲状腺激素 促进 机体生长发育 神经系统发育 幼年不足 侏儒症 幼年不足 呆小症 生长激素 甲状腺激素 协同作用 机体正常生长发育 (2)拮抗作用举例: 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非糖物质转变为葡萄糖 和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 B细胞→分泌胰岛素,促使葡萄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在细胞中氧化分解、合成糖原或脂肪酸,抑制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降低。 血糖低时 分泌 胰高血糖素 血糖高时 分泌 胰岛素 通过拮抗作用,实现对血糖的调节,保持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思考 1、高血糖一定会出现糖尿吗? 2、如果某人持续出现糖尿,是否就能肯定他患了糖尿病? 不一定,正常人只有血糖浓度超过肾糖阈(160mg/dL),才会出现糖尿。 不能肯定,因为肾脏功能发生障碍的人,其肾小管不能有效地将葡萄糖吸收到血液,也会出现持续糖尿 体内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数量不足。 3、糖尿病形成原因 (文科) 1、根据材料计算,如果仅靠血液中的葡萄糖,运动员能跑多长时间? 2、长跑时消耗了大量的葡萄糖,你认为血糖的浓度会下降吗?血糖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得到补充? 3、饭后,大量的葡萄糖被吸收到体内,但是正常人的血糖含量只有短暂的升高,很快就恢复正常,为什么? 机体是通过什么途径来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的呢 ? 来源 去路 阅读教材资料分析 资料一:你同意沃泰默的观点吗? 资料二:总结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过程及结果? 资料三:巴甫洛夫感慨什么? 沃泰默实验: HCl+肠腔 HCl+血管 切断神经: HCl+肠腔 分泌 不分泌 分泌 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 HCl+肠腔黏液+静脉 分泌 你认为斯他林和贝里斯的实验是否完善?怎样改进? 2、斯他林和贝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