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型疟疾的诊断与防治原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各型疟疾的诊断与防治原则

疟疾的诊断与防治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姚立农;疟疾流行态势;东南亚区有8个国家流行疟疾;西太区有9个国家存在疟疾传播;疟疾是我国重要的传染病之一 流行的历史久远; 1933年云南省云县疟疾大流行,死3万; 1904年修滇越铁路,患疟疾死亡6-7万; 1897年重庆疟疾流行,近半人口患疟; 1931年新疆疏附县疟疾波及喀什和田地区; 西藏墨脱、察隅等县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 云南热带雨林与边境地区流行严重。;中国疟疾发病情况(千例);寄生在人体的疟原虫有四种(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性疟原虫);形态特点;;; 环状体:环状细胞质上有核一个,呈红色,被寄生的红 细胞无变化。 滋养体:细胞质不均匀有伪足和空泡,形态不规则,有 疟色素,核一个,被寄生的红细胞胀大色淡,有薛氏点 裂殖体:细胞核2-24个,排列不规则,成熟裂殖体中细 胞质裂开,包绕细胞核,疟色素成堆,被寄生的红细胞 变化同滋养体。 配子体:圆形,充满胀大的红细胞,细胞质均匀规则, 疟色素分散,雄配子体细胞质略带红色,核疏松,位 于虫体中央,雌配子体细胞质蓝色,核致密位于虫体侧 ,被寄生的红细胞变化同滋养体。; 环状体:环纤细,多环(一个红细胞内有2个 环状体)、多核(一个环状体上有2个细胞核) 和边缘型(环状体沿红细胞边缘分布)。 配子体:雄配子体呈腊肠型,细胞质略红, 核疏松,位于虫体中央,疟色素分布在核周; 雌配子体呈新月型,细胞质蓝色,核致密, 核位置及疟色素分布特点同雄配子体 。; 在人体内进行无性繁殖及开始有性繁殖 在蚊体内进行有性生殖及孢子生殖 在人体内发育包括红细胞外期 红细胞内期 配子体形成 ; 子孢子进入肝细胞后进行红细胞外裂体增殖, 产生许多裂殖子(不同疟原虫成熟裂殖子数 目不同)。 疟原虫在肝细胞内发育称为红细胞外期。 间日疟原虫速发型子孢子和迟发型子孢子进 入肝细胞的发育时间差异明显。 ;疟原虫红细胞外期裂殖子侵入红细胞后进行 红细胞内裂体增殖,即环状体→滋养体→裂 殖体→裂殖子。 疟原虫红内期裂殖时间:Pv、Pf、Pm分别 为48h、36-48h和72h。 配子体形成:疟原虫在红细胞内经过几代裂 体增殖后,部分裂殖子进行裂体增殖,发育 为雌、雄配子体。; 包括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 配子生殖:雌、雄配子体→雌、雄配子 →受精→合子→动合子。 孢子生殖:卵囊形成后即开始孢子生殖, 形成大量子孢子。;疟原虫寄生部位:肝细胞和红细胞 休眠体: 仅间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有 感染阶段: 雌性按蚊唾腺中的子孢子 传播途径: 经雌性按蚊叮咬传播 致病阶段: 红细胞内裂体增殖;贫血:贫血是疟疾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 脾肿大:是疟疾患者的主要体征之一 凶险型疟疾:主要发生在恶性疟原虫患者 疟性肾病:为Ⅲ型变态反应所致,以三日疟患者长期未愈者最多见。;周期性发作为疟疾典型症状之一;复发与再燃;带虫免疫;二.疟疾诊断;临床遇有下列情况者,可疑为疟疾;; 临床诊断要点: ;;热型;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查:IFA法检测特异性抗体,辅助 诊断和流行病调查时应用。 快速检测:澳卡、Dipstick、ParaSight-F 等。 DNA探针和PCR方法需进一步简化、完善;三.疟疾防治;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要点;2.流行因素 ; 治疗病人和带虫者:杀红内期的药物(氯喹、 羟基喹哌、咯萘啶、青蒿素);杀红外期和 配子体的药物:伯氨喹啉 保护健康人群:个人和集体预防,主要预防 药有乙胺嘧啶加磺胺多辛 防蚊、灭蚊 加强监测:早期发现,早期诊断与治疗;抗疟药使用原则;抗疟药使用原则;抗疟药使用原则;抗疟药用药方案;(一) 间日疟的治疗;;(二)恶性疟治疗;(三)抗药性恶性疟治疗;;;;(五)重症疟疾治疗;;(六)间日疟抗复发治疗;(七)特定人群预防服药;;注意事项;注意儿童用药的剂量 ;对疟疾传播影响的机制;重症疟疾的支持治疗 ;重症病人对症处理和并发症防治 ; (一)退热镇静 ;(二)脑水肿 ;(三)中枢性呼吸衰竭:;(四)心力衰竭:;(五)休克:;(六)代谢性酸中毒:;(七)溶血:;(八)肾功能衰竭:;(九)重度贫血:;加强疟疾监测;疟疾监测主要内容;疟疾监测主要内容;疟疾监测工作程序图;综合防治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