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茯苓饮验案举隅.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外台茯苓饮验案举隅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外台茯苓饮验案举隅 施义贞1 包剑锋2(指导)   1 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中医院 323800   2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 310000   关键词 外台茯苓饮 慢性胃炎 小儿咳嗽 妊娠腹痛 重症心衰   外台茯苓饮出自《外台秘要》卷八引《延年秘录》,由茯苓、人参、白术、枳实、橘皮、生姜组成。此方功效在于“消痰气,令能食”,主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笔者用于治疗内、妇、儿各科杂病,临床见“痰气内阻”之象,投用本方,均收到了满意疗效,现举数则如下:   1. 慢性胃炎   叶某某,男,38岁,职工,2013年5月1日初诊。患者素体尚健,20多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夜间胃脘部胀痛,疼痛较为剧烈,每晚均在夜间2点中左右痛醒,经奥美拉唑等西药治疗两周,症状无缓解。伴偶有反酸、嗳气,食欲如常,不渴,大便一日三次,成形,舌稍红,苔白厚,脉弦。胃镜提示:浅表性胃炎。予拟外台茯苓饮加味:茯苓12g、党参12g、生白术10g、枳实9g、橘皮9g、生姜10g、香附15g、郁金10g、苏梗12g、青皮9g、厚朴6g。三剂后,患者舌苔转薄,诉已无夜间胃痛。因畏惧中药,未再继续调理。随访半年,病情无复发。   按: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胃痛,舌淡红苔白厚,提示痰气内阻,脾胃气机郁结;每晚均在丑时痛醒,大便次数多,脉弦,无疑是肝胃气痛,故用外台茯苓饮消痰,破泻肠胃结气,并联合王旭高《西溪书屋夜话录》疏肝理气法,肝胃同调,故疗效甚捷。   2. 重症肺源性心脏病   徐某某,男,81岁,企业退休职工,2013年6月13日初诊。患者素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史三十余年。近年来,感冒频繁,引发病情加重,住院次数明显增多,但总体病情无明显改善。 本次于15天前因咳嗽、气促加重进住县人民医院内科,经抗炎、平喘、补液治疗,气促、咳嗽稍平,但仍精神萎靡,恶心纳差,双下肢重度水肿不退,夜尿多,大便溏,面色无华,胸闷动辄气短。血常规示:白细胞3.6times;109/L,N70%,L28%。患者家属抱一试之心,转而求助中医。诊见四肢不温,舌淡嫩苔白腻,脉沉细。投外台茯苓饮合真武汤加味:枳实9g、苍白术各10g、陈皮9g、茯苓30g、姜半夏15g、生姜25g、红参15g(另炖)、制附片24g(先煎)、白豆蔻10g、龟板10g、砂仁20g、肉桂10g。3剂后,家人前来取药,诉患者已能索食,精神好转,水肿稍退。仍以上方出入:枳实9g、苍白术各12g、陈皮9g、茯苓24g、姜半夏10g、干姜12g、红参20g、制附片18g、白豆蔻10g、龟板10g、砂仁20g、乌药10、益智仁10。又进5剂,患者病情大减,按医嘱前后间断化裁服本方50余剂,尚能屋后种菜,亦不甚感冒。   按:本例肺源性心脏病患者“胸满不能食”正合外台茯苓饮之主治症状。又双下肢重度水肿不退,夜尿多,大便溏,面色无华,胸闷动辄气短,正为肾阳衰微,水气内停之证,真武汤无疑是首选。二方相合,脾肾同调,振奋阳气,寒湿得驱,故能取效。   3. 小儿咳嗽   吴某某,男,6岁,2014年1月8日初诊。感冒发烧后遗留咳嗽一月余,缠绵难愈,纳呆,便时结时溏,时而因喉中有痰而咳嗽、作呕,晨起尤甚。前医叠进宣肺止咳药无效。诊见:夜寐不安,面色苍白,舌淡红苔薄白腻,指纹紫。予外台茯苓饮合四逆散加味:茯苓6g、枳实3g、生白术5g、陈皮3g、太子参5g、法半夏3g、柴胡3g、炒白芍6g、甘草3g、苏梗5g、白果仁3g、枇杷叶7g、蝉衣3g。2剂后,胃纳增,咳嗽减,夜寐转安,予上方去蝉衣,加麦谷芽各10g,续进3剂,咳嗽全部消失,食欲可,精神好。   按:明代医家万全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临床体会,小儿外感咳嗽,绝不能止于见咳宣肺,而应肝脾肺同调。本例小儿咳嗽日久,究其根本乃因脾胃痰气郁热,肝脾不调,气机升降失常所致。首以外台茯苓饮,消痰饮,开脾胃结气,联合四逆散调和肝脾,稍加枇杷叶等下气化痰,疗效满意。   4. 妊娠期腹痛   吴某某,女,28岁,越南人,外来媳妇,2011年5月20日初诊。妊娠7个月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中上腹部疼痛半个月,时重时轻,反复求医,均云可能为胆囊炎、胃炎,血常规及腹部B超均未见异常。遍服西药、输液治疗无效。妊娠腹痛,病情复杂,各科医生皆惧诊。诊见:腹痛时以手捧腹,弯腰呻吟,舌淡红,苔黄白腻,脉弦数,小便可,大便调,口不渴,纳差。拟外台茯苓饮加味:枳实9g、茯苓9g、陈皮9g、太子参9g、生白术10g、生姜五片、香附15g、郁金10g、苏梗10g、乌梅15g、苍术15g、黄连10g、六神曲20g、生牡蛎30g。三剂后痛大减,舌苔转薄,饮食增加,予上方减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