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好课是“磨”出来的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好课是“磨”出来的
付银霞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辛店中心小学 255400
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好课是磨出来的。”
好课是磨出来的。好课好比好钢,千锤百炼,方显其坚韧。
听过好多名师磨课的故事。特级教师窦桂梅备《秋天的怀念》一课导入时曾九易其稿。特级教师王崧舟更是对磨课情有独钟,《磨你千遍也不厌倦》道出了他对磨课的心声,他这样评价自己的磨课过程:课是在不断地“放下”“上升”中走向完美的,每一次“放下”都是痛苦的,每一次“上升”都是快乐的,生命因此不断走向圆满。名师磨课的历程,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他们“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勤奋,体会了“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求索,看到了今日“灯火阑珊处”的成功。
《小学语文教师》主编李振村说:“刚登上讲坛的老师,就好比是一块没有经过打磨抛光的大理石,虽然可能是一块优质的石材,但它是粗糙的。只有经过精心打磨,粗糙的大理石才能变得细腻圆润、光可鉴人。对于一个刚刚登上讲台的老师而言,磨课的过程就是让粗糙的大理石变得光滑如镜的过程。”
做为一名正在成长过程中的小学语文教师,这几年我参加执教不少公开课、评比课,几乎每节课都是在不停地试讲与改动中逐渐清晰的,都是在很多老师的参与帮助中逐渐成型的,其中的滋味只有真正身处其中才能有所体会。一路走来,有成功也有失败,有掌声也有泪水,有感于磨课过程的经历,那真是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呀! 既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无奈,又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偶尔还会有“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酣畅。
磨课的过程中有迷茫。上一堂好课,对于正在成长中的自己来说非常的艰难。有时,放眼整篇课文,感觉处处是教学点,却又设计不出一个精彩的环节,常常是手足无措。有时,自己所需要就是那么一丁点儿东西,但它在瞬间又变得太多太多。体现生本、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的课堂是我永远的追求,但它又是那么可望不可及,令我迷茫,找不到方向。
在心底,我一次次地反复琢磨、思考,一次次地扣问自己:“智”到底需要多少“知”做深厚的积淀?“慧”到底需要怎样的“用心”才能让课堂升华,让学生自主?我仿佛身陷沼泽,无法自拔……
磨课的过程是艰苦的。磨课很磨人,这是老师们的共同感受。很多上过公开课的教师,都会把执教公开课的体验称作“痛并快乐着”。这种“痛”是精神上的磨砺,是心灵上的拷问,是理想与实践之间的艰难跋涉。磨课的过程让我深深体会到上好一堂课非常不容易,它包含了在很多方面的努力,简直可以说是一种“折磨”。 一节课由初备到成形要经历很多很多,一次次地听课,一次次地试讲,一次次地推敲,一次次地反思,一次次地颠覆,一次次地重整,一次次受到冲击,这其中所经历的是烦心,痛苦,近乎于一种“折磨”。可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没有经历过“磨课”过程中的痛苦,又怎能体会上课成功后的幸福?
磨课的过程是幸福的。磨课的过程是一个幸福的成长历程,一次次的试讲、推敲、反思、颠覆、重整,使自己能够站在高一层次上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于是有了醍醐灌顶般的顿悟,山穷水尽后柳暗花明时的惊喜,“无心插柳柳成阴”的万般激动,这些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都成为精神成长的不竭动力。磨课过程中,那么多顶级优秀教师围在自己的周围,想策略出主意,每一个细节的设计,每一个问题的提出,甚至是每一句教学语言的锤炼,都经过老师们的揣摩、思索,甚至是有时会为了一个小小的细节争得不可开交,在与这些优秀教师们一次次的研讨,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不知不觉中自己逐渐成长、逐渐提高,其中所获得的收获是无价的精神财宝。
一次次磨课的过程是破茧成蝶的历程。只有破茧,方能成蝶。虽然有短暂的痛苦,却是在积蓄力量,却是让课堂实现本质的飞跃。李振村说:“磨课是一种实践智慧,你不在课堂上去实践,你是悟不到它的真谛的。磨课就是把这些先知前贤已经得出的教育真谛通过实践内化为你自己的智慧。你不磨,就悟不到真谛;你不磨,就不会有那种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的感觉。”正是有了这一次次的磨课,才有了预设与生成的完美融合,正是这一次次的磨课才让平实的课堂中闪烁出了光亮,正是这一次次的磨课让学生经历了真实的发展变化,让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进行一步步的提升,正是这一次次的磨课将简单发挥到了极致,让课堂动静相宜,静中生慧,在行云流水中经历山峦叠嶂,让智慧与智慧的砥砺,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才有了课堂生成的精彩,有了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提高。
一???次的磨课,磨炼了我的课堂,也磨炼了我的教学生活,更磨炼了我的人生。在3年多时间里,我执教省级公开课2节,区级公开课10余节,2次参加了省、区组织的阅读教学论坛,多次执教区公开课、研讨课,所执教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课获区语文优质课一等奖,被评为省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