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檗碱促进葡萄糖摄取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小檗碱促进葡萄糖摄取作用的机制研究进展
杨江林 刘康 刘保林(通讯作者)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药理教研室 江苏南京 211198)
【摘要】 小檗碱(berberine,BBR)又称黄连素,是异喹啉类生物碱,主要从中药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等的根茎中提取到的一种有效化学成分。近年来深入研究发现,小檗碱具有增加葡萄糖摄取利用降低血糖的作用。现综合国内外对小檗碱的研究,对其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小檗碱 葡萄糖摄取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213-01
1 小檗碱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
糖尿病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糖代谢紊乱的综合性疾病,小檗碱能够促进糖的代谢从而促进机体对葡萄糖的摄取与利用最终达到降低血糖而发挥其治疗糖尿病的作用。近年有研究报道:小檗碱具有改善糖脂肪代谢的作用[1],在3T3-L1脂肪细胞上小檗碱促葡萄糖摄取作用有相关的报道,据王树海[2]的研究结果表明小檗碱可以增加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Yin J等人[3]研究发现在HepG2肝实质肿瘤细胞中,小檗碱明显的增加了其对葡萄糖的消耗利用,这种作用并不是依赖于胰岛素。
2 小檗碱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机制
2.1小檗碱促进胰岛素分泌和改善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IR)就是指各种原因使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的效率下降,机体代偿性的分泌过多胰岛素产生高胰岛素血症,以维持血糖的稳定。魏敬等[4]研究报道,小檗碱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体内的谷丙转氨酶水平,进而提高了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及改善了胰岛素抵抗。目前有许多的实验研究表明小檗碱能够明显的对抗胰岛素抵抗,显著性的降低血搪,改善脂质功能紊乱的作用,但是却不能直接的促胰岛素分泌[5-6]。由此可以推测小檗碱可能是通过胰岛素以外(非胰岛素通路)的机制来促进葡萄糖社区利用来降低血糖的。在体外模型研究中发现,脂肪细胞对葡萄糖摄取作用,主要是靠葡萄糖转运因子4(GLUT4)来转运葡萄糖的,并且GLUT4对胰岛素极为敏感。刘栩晗等[7] 的研究发现小檗碱??够通过抑制胰岛素抵抗大鼠的肿瘤坏死因子(TNF-a)、游离脂肪酸(FFA)的过度分泌即是通过抑制炎症来其改善胰岛素抵抗。
陈广等[8] 的研究结果发现2型糖尿病大鼠给予小檗碱治疗后,其骨骼肌组织中的PI3K的P38亚基和GLUT4的蛋白表达明显的增加了,说明小檗碱治疗2型糖尿病与PI3K途径密切相关。表明小檗碱能够显著改善胰岛素抵抗的机制是可能通过激活IRS-1/PI3K/Akt/GLUT4通路来促进细胞中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
2.2 小檗碱激活AMPK信号通路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是一种重要的能量代谢蛋白激酶,当AMPK被激活后,可以增加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也可以增加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以及糖酵解,从而调节机体能量代谢和改善胰岛素抵抗,细胞和机体的能量代谢可以通过AMPK的激活来实现平衡,因而目前的研究认为AMPK是代谢相关疾病(2型糖尿病肥胖症等)的一个重要的药物靶点。小檗碱也是公认AMPK激活剂[9],小檗碱是通过激活AMPK磷酸化,从而增加了AMP/ATP比值,线粒体对葡萄糖的氧化力增加,从而增强了葡萄糖的代谢,诱导糖酵解,最终使得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增加。
3 展望
小檗碱存在于多种中药材中,来源于天然植物,并且在很多的医学领域都是一种常规用药,而且毒副作用也很小。由于其有明显的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而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在治疗2型糖尿病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是关于其能否促进胰岛素分泌的研究结果不一,机制也还不够明确,所以,以后集中于这些机制研究和分子靶点研究对更好的发挥其药用价值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
参考文献
[1] Lu H, Ye WC, Ding XP. Effect of Berberine on insulin resistance in experiment rats. Liao ning Coll TCM [J]. 2002. 4(4): 259-260.
[2] 王树海, 王文健, 汪雪峰. 黄芪多糖和小檗碱对3T3-L1脂肪细胞糖代谢及细胞分化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J]. 2004. 24(10): 926-928.
[3] Yin J, Hu R, Chen M, et al. Effects of berberine on glucose metabolism in vitro. Metabolism[J]. 20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