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浅析“趋之若鹜”的误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浅析“趋之若鹜”的误用
丁孝强 高等教育出版社
【摘 要】“趋之若鹜”被误用主要有两种情形:其一是被误用为“趋之若骛”;其二是感情色彩误用,经常用来形容一些正面的、正当的追求,忽略了它的贬义色彩。
【关键词】趋之若鹜 感情色彩贬义词
【中图分类号】 H08【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9682(2009)12-0177-01
在曾经编辑加工的一本书稿中,有一段关于 Levirsquo;s牛仔裤的案例,其中一句是“人们对这种强韧耐磨的裤子趋之若骛”。乍一看,这句话中的“骛”应改为“鹜”,但是根据上下文看,这里要表达的意思是强韧耐磨的 Levirsquo;s牛仔裤深受人们喜爱。而“趋之若鹜”是一个贬义词,用在这里明显是错误的。这里的错误集中反映了“趋之若鹜”被误用的两种情形:
第一,错别字。“骛”和“鹜”是同音字、形近字,很容易出现录入错误。根据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的《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2005年第 5版)中的解释,“骛”是“纵横奔驰”(如“驰骛”)和“追求;致力”(如“好高骛远”);“鹜”是指“鸭子”(如“趋之若鹜”)。由此可见,如果将“鹜”误用为“骛”,则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第二,成语感情色彩误用。“趋之若鹜”这一成语的来源可追溯到《史记middot;货殖列传》:“其在闾巷少年,攻剽椎埋,劫人作奸,掘冢铸币,任侠并兼,借交报仇,篡逐幽隐,不避法禁,走死地如鹜者,其实皆为财用耳。”这段话描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期间民间盗墓情形的严重性。后来用“趋之若鹜”(趋:追求,奔赴;鹜:鸭子)比喻许多人争先恐后地追逐某个目标。例如:“白云观就是他纳贿的机关,高道士就是他作恶的心腹,京外的官员哪个不趋之若鹜呢?”(清middot;曾朴《孽海花》第 27回)“为民上者,以名利二字驰使天下,而天下之民趋之若鹜。 ”(清middot;郑观应《盛世危言middot;技艺》)“蝇头之利几何,而此辈趋之若鹜。 ”(清middot;李渔《笠翁文集middot;与赵声伯文学》)
《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年版)对“趋之若鹜”的解释是:“像野鸭般成群而往,比喻很多人争相前往。《明史middot;萧如薰传》:lsquo;如薰亦能诗,士趋之若鹜,宾座常满。rsquo;后含有贬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 :“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多比喻许多人争着去追逐(不好的事物)。”我们知道,“鹜”即鸭子,中国传统上把鸭子看成是蠢笨的象征,因此不难看出,即使在对它的注释中不明确指出是贬义词,也显然有贬义含在其中。
从“趋之若鹜”的古今典型用例和《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辞书中的释义都可以看出,它属于一个贬义词。这条成语也经常被一些新闻媒体误用。例如:
“公务员考试为什么让大学生趋之若鹜?稳定的工作,规范的劳动关系、完善的养老、医疗保障是根本原因。 ”(《光明日报》, 2009年 3月 13日,第 3版)
“不少大学生对国家公务员这一lsquo;金饭碗rsquo;趋之若鹜。 ”(《光明日报》,2009年 4月 29日,第 6版)
“第一次姚鲨对决就曾让球迷们趋之若鹜地挤向球场。”(NBA中国官方网、人民网, 2009年 4月 7日)
“众所周知,北大是一座享誉神州、闻名世界的高等学府。在众多莘莘学子眼中???北大历史悠久,气魄非凡;北大纯洁高尚,是知识的最高殿堂。因而,北大吸引了众多学子对其趋之若鹜。 ”(人民网, 2009年 4月 21日)
在以上几个例子中,大学毕业生积极报考公务员,球迷们踊跃观看姚明和大鲨鱼奥尼尔的对决,中学毕业生向往北京大学,这些追求都是合理的、正当的、正常的,没有任何可贬低之处,用“趋之若鹜”这一贬义词来描述,显然是不准确的。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对成语不求甚解,没有弄懂它的真正含义和感情色彩,出现成语误用;②写作者自身文学功底不厚,遣词造句功夫欠佳;③为了求快图省,不进行认真的思考琢磨,造成语言乱用,以讹传讹。要避免这一现象的继续出现,就要精益求精,切实理解词语的真正含义,同时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在写作时潜心琢磨,这样才能把文章写得准确生动。而作为一名编辑,不只是改改错别字、标点符号,而是要结合上下文进行审读,避免遗漏用词错误、逻辑错误等。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就需要养成勤查、勤问、勤学、勤思考、勤积累的习惯,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这样才能做好书稿内容把关工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配2025年秋新版教材).docx
- 2024-2025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上学期期末统一检测语文试卷含详解.docx VIP
- 射血分数保留心衰(HFpEF)的临床诊治题库答案-2025年华医网继续教育.docx VIP
- 《景观设计概述》课件.ppt VIP
- 浙江宁波国际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pdf
- 悬浮床渣油加氢工艺研究.docx VIP
- Unit 1 Letters in Our life(课件)教科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VIP
- 2025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9人(第三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电子政务协同办公系统电子文件应用与管理技术要求》.doc
- 2024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单招语文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