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26例临床分析
刘洋1 杨军2 (1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四院神经科 11010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神经内科 110101)
【中图分类号】R74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4-0169-02
【关键词】延髓 背外侧综合征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1895年由Wallenberg 首次报道, 故又称为Wallenberg综合征,临床较少见,但典型病例诊断不难,而表现不典型或入院后逐渐出现系列症状者易被忽视,现将我们2007-2012年诊治的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患者26例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例,男19例,女7例, 年龄49~78岁,平均61.2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20例,糖尿病史7例,高脂血症史6例,冠心病史3例,脑梗死史3例。吸烟每日10支以上者13例,酗酒3例,高同型半胱氨酸4例。心脑血管病家族史20例。
1.2 临床表现 26例患者均急性起病; 21例发病时处于安静状态, 5例在活动时发病; 其中眩晕/头晕25 例, 伴轻度头痛2例,恶心、呕吐22例,呃逆3例,眼球震颤7例, 吞咽困难24例,饮水呛咳26例,构音障碍25例,感觉障碍20例,行走不稳23例, 共济失调19例, Honer征25例,复视3例,轻偏瘫2例, 面瘫3例, 病理征1例。
1.3 影像学表现 全部患者入院当日行头CT检查, 延髓区无阳性发现,仅6例显示示基底核区陈旧性腔梗,1例示左枕叶陈旧性脑梗死。其后行MRI:24例有阳性表现,表现为延髓外侧长T1、长T2信号, 左侧病灶14例,右侧10例。3例合并小脑下部梗死。行头颈段CTA检查5例,头颅MRA检查6例,DSA检查2例,结果其中8例显示椎动脉、小脑后下动脉狭窄或闭塞, 2例合并基底动脉狭窄,2例显示小脑后下动脉并小脑前下动脉狭窄。
1.4 治疗转归 均按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活血化瘀及防治并发症治疗, 部分控制脑水肿治疗,25例好转出院,1例加重,心跳骤停死亡。
2 讨论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以往多认为由于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 但近年来的血管造影及病理解剖均证实, 造成小脑后下动脉缺血的更多原因为椎动脉颅内段或起始处闭塞, 或椎动脉起始处的血栓脱落, 又因为小脑后下动脉的延髓支为终末支, 故椎动脉闭塞主要产生延髓背外侧的缺血改变[1, 2] , 故认为椎动脉血栓形成是最主要病因。除此以外其他一些少见及罕见病因也可导致延髓背外侧综合征, 如小脑前下动脉闭塞、后颅窝肿瘤、延髓出血、血管畸形、动脉瘤、外伤、脑囊虫病、Chiari 畸形、手法治疗后等。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5个方面①眩晕、呕吐及眼震, 系前庭神经核受累; ②交叉性感觉障碍, 系三叉神经脊束核及对侧交叉的脊髓丘脑束受损; ③同侧Horner 征, 系病侧网状结构交感神经下行纤维受损; ④吞咽困难和声音嘶哑, 系舌咽迷走神经受损; ⑤同侧肢体及躯干小脑性共济失调, 系绳状体或前、后脊髓小脑束受损; 由于小脑后下动脉的解剖变异较多, 使临床症状复杂化,常有不典型临床表现。本组26例病人21例有典型表现,容易诊断,5例为逐渐起病,逐渐出现系列症状。
1例老年病人起病时无明显头晕,仅持续剧烈恶心呕吐及轻微Horner 征,声嘶、吞咽困难、面部感觉障碍等体征后来才逐渐出现并明显,此类病人容易漏诊。故需动态观察。状态较差的老年人感觉障碍及共济检查常不能配合,故客观检查发现球麻痹、Horner征要足够重视,进一步检查有无其他体征。王新德提出诊断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 提示病灶在延髓构音障碍和吞咽困难二者必备其一。(2) 提示损害在延髓背外侧:痛温觉障碍,共济失调及Horner征三者必备其一。可以为不典型者提供诊断参考。PICA 是椎动脉最大的分支, 其开始处近如直角从椎动脉分出,易于发生缺血,又是后颅窝变异较多的血管, 使临床症状复杂化或临床表现不典型。本综合征的感觉障碍可分8 种类型: (1) 交叉性感觉障碍,为典型表现, 是病灶侧三叉神经脊束或脊束核与对侧已交叉的脊髓丘脑束损害。(2) 病灶对侧面部与躯体痛温觉障碍, 是病灶侧三叉神经二级纤维与脊髓丘脑受损所致。(3) 双侧面部及病灶对侧躯体感觉障碍, 是病灶侧三叉神经脊束及其二级纤维与脊髓丘脑束受损所致。(4) 仅病灶对侧躯体感觉障碍, 是病灶侧脊髓丘脑束受损所致。(5) 仅病灶侧面部感觉障碍, 是病灶侧三叉神经脊束受累。(6) 仅双侧面部感觉障碍, 是病灶侧三叉神经脊束及三叉神经二级纤维受累。(7) 仅病灶对侧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康复新液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 康复新液联合微波治疗在皮肤结核中的疗效观察.doc
- 康复新液联合庆大霉素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的效果观察及护理.doc
- 康复新液联合凝血酶治疗肝硬化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doc
- 康复新液联合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oc
-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疗效.doc
- 康复新液联合泮托拉唑在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doc
- 康复新液联合洁悠神对褥疮的治疗效果观察.doc
- 康复新液联合济安舒能护理膜治疗压疮的疗效观察.doc
- 康复新液联合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反流性胃炎28例.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