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rbo——code纠错编码技术在CDMA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pdfVIP

Turbo——code纠错编码技术在CDMA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urbo-code纠错编码技术在CDMA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魏莉莉 宋文涛 罗汉文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 200030) 摘要 本文讨论了Turbo-code这种前向纠错码的基本原理,提出了Turbo-code在CDMA系统多用户检测 中应用的基本模型,系统采用多次迭代译码,使CDMA系统的性能和容量均有大幅度提高。 关键词 CDMA Turbo-codeT(C) RSCNAP 并行级联 迭代译码 TheApplicationoftheErrorCorrectionCodingScheme: Turbo-codeinCDMACommunicationSystem Abstract Thispaperdiscussesthebasicprincipleofacodingscheme:Turbo-codewithforward errorcontrol(FEC)decoding.AndthenaCDMAmulti-userreceiversystemmodelwiththisschemeis proposed. Iterationsof the systemareused toattain largeperformance improvementsover conventionalsystems. Keywords CDMA Turbo-code(TC) RSC NAP ParallelConcatenation Iterativedecoding CDMA和Turbo-code简介 进入 90年代以来,CDMA技术在移动通信中的开发和研究日益活跃,引人注 目。CDMA 通信技术能实现更大的系统容量,并且具有抗干扰、软切换、安全保密性好、系统管理简单、 接入方便等优点。国际上许多大型的通信企业,例如美国的ATT,Qualcomm,DSC,Motorola, 加拿大的NT,日本的Sony,NEC,韩国的三星等,都参加了CDMA产品的角逐,CDMA将成为 今后移动通信系统的主流和发展方向。 在CDMA系统使用高冗余度纠错编码技术是该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纠错编码技术的使 用,能改善信道对话音质量的损害,充分利用带宽和功率资源,扩大系统容量,提高系统性 能。另外。在CDMA多用户检测系统中,纠错编码的使用,甚至可以使多用户性能接近单用户 性能。下面我们将具体的讨论在CDMA中Turbo-code这种前向纠错编码方式的使用模型。 Turbo-code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并行级联卷积编码技术,最早是由Berronetal提出的, 包括迭代译码,软输入软输出译码,递归系统卷积编码,随机交织等概念。这种纠错编码最 大的特点就是在译码中采用将输出反馈到前端的迭代译码结构,类似于汽轮机的工作原理, 这也是它刚被提出就被称为Turbo-code(Turb。有涡轮驱动的含义)的原因。迭代译码结构 的产生,使Turbo-code真正挖掘了级联码的潜力,使其能趋近或达到香农极限。将Turbo-code 应用在CDMA系统中,将使CDMA系统的容量有很大的提高,性能也将有极大的改善。 一 231一 2.Turbo-code的基本原理 Turbo-code采用并行级联码迭代译码结构。并行级联码是在串行级联码的基础上改进得 到的。原来的串行级联码是外码译码后直接判决输出,人们就此提出能否把外码也作软判软 出,并把结果反馈到内码,进行 “迭代译码”,于是就出现了并行级联码。 一个简单的TC编码器是由两个RSC编码器级联而成,图1给出了1/2码率的TC编码器。 编码器的输出。k和dk通过QPSK调制后送往AWGN信道。 d, d .Sc.马 口 交 叙 吕 吸sc拐月县 司 图1 TurboCode基本编码器单元 在接收端,我们定义接收序列为 RIN二 (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