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上的应用.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上的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盆腔炎上的应用 张巧云(泰州市妇幼保健院 江苏泰州 225300) 【中图分类号】R27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401-01 慢性盆腔炎,祖国医学认为该病是由于湿热之邪蕴结不解,内阻胞脉,致气血运行失常,日久导致气滞血淤,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受阻,从而产生腹痛、月经不调、带下病、闭经、症瘕、不孕等一系列病症。中医药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上的应用如下。 中医中药多途径治疗,可取得良好疗效,并能显著降低其复发率。 1 中医内治法 1.1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不同医家辨证不尽相同。孟静寿①分为气滞血淤、湿热淤结、寒湿凝滞三型,气滞血淤型治以行气活血、化淤止痛,药用牡丹皮、当归、延胡索、莪术、牛膝、赤芍、三棱、红花、穿山甲、土茯苓、香附、川芎研细冲服。湿热瘀结型治以清除湿热,化瘀止痛,药用当归、川芎、自芍、生地黄、香附、桃仁、红花、莪术、延胡索、牡丹皮、薏苡仁、土茯苓、穿山甲并随症加减;寒湿凝滞型治以散寒除湿、化瘀止痛,药用当归、川芎、赤芍、延胡索、蒲黄、五灵脂、没药、肉桂、小茴香、干姜、苍术、茯苓、穿山甲。20d为l疗程.经l~4疗程观察,总有效率为95.13夏桂成教授认为慢性盆腔炎治疗当化瘀利湿,兼以扶正。结合补肾调周法,恢复患者的阴阳平衡。以归芍地黄汤,滋阴生肝饮,毓麟珠等为主要方药,并兼顾到患者的脾胃功能。具体有扶正祛邪,扶正改邪两种治法,通过增强患者机体抵抗力以祛除邪气,恢复盆腔正常的解剖关系 。 1.2中成药如抗妇炎胶囊、妇科千金胶囊对慢性盆腔炎有效。传统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通过药理学、药物化学方法开发治疗PID的中药及其有效成分,符合当前药物开发的发展方向 。 2 中医外治法 外治法接近或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有利于药物的吸收.并提高病变局部的药物浓度.促进局部组织血液循环,有助于炎症的吸收,减轻患者的痛苦。 且药物不经肝脏代谢,减轻了肝脏负担,亦避免了苦寒攻伐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 。中药外敷、中药灌肠、针灸推拿、中药离子导入法等皆属于中医外治法。 3 综合疗法 综合疗法可充分发挥各种疗法的协同作用,缩短疗程,较单一疗法获效快。陈建荣②等治疗慢性盆腔炎ll8例,方法:内服中药,药物组成:桂枝、当归、桃仁、川楝子、三棱各10g,香附、牡丹皮12g,桑寄生、菟丝子、土茯苓、赤芍、败酱草、鸡血藤、连翘各l5g,月经干净后服药,每日l剂,分次口服,若气虚者加太子参、黄芪各l5g;畏寒肢冷者加吴茱萸6g。中药离子导入:乳香、没药、柏各l5g,川I贝10g,煎汁取液,置于药垫上电疗,每日1次,每次30rain。中药保留灌肠:败酱草蒲公英各30g,黄连、三棱、莪术、香附各15g,煎取汁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每天1次,10d为l疗程,结果总有效率为95。治疗时间最短者l疗程,最长者5疗程。多种治法综合应用能进一步提高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比单一的治疗方法获效快,疗效好。 慢性盆腔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多因经期、产后胞脉空湿热毒邪乘虚而人,与败血博结胞中,胞络冲任损伤,正邪交争而致。目前,西药对此病尚缺乏效果显著的特异疗法。本病以湿、热、瘀为主要病因,因此治疗时主要以清热解毒利湿,化瘀止痛行气为主。活血化瘀药能使炎性水肿减轻,减慢炎症的肉芽形成和降低炎症的血管逋透性。通过长期的临床证实,外用活血化瘀药能起到调节改善局部炎症和局部微循环障碍的作用,使血液流通加快,降低血细胞黏稠性,增加毛细血管张力,降低其通透性,减轻水肿,吸收出血等作用,有利于促进慢性炎症消散,减轻疼痛。综上所述,慢性盆腔炎病因复杂,病势缠绵,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长期使用抗生素易致耐药菌产生及二重感染。而中医的各种治疗方法效果好,无不良反应,治疗前景广阔。而且中医治疗方法多样,辨证汤剂口暇、保留灌肠、中药外敷、针灸理疗等,都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以上提示我们要通过多途径的综合治疗,提高本病的远期疗效.缩短疗程,减轻患者痛苦。 参 考 文 献 [1]盂静寿.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106例 [J].辽宁中医杂志.2(){)3.3()(3):207. [2]陈建荣.熊涛。谢守鹏.张晓英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J].湖北中医杂志.2003,25(6):4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epph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402230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