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外敷内服治疗盆腔包块80例疗效观察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中药外敷内服治疗盆腔包块80例疗效观察
黄明忠
(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湖北宜昌 443003)
【关键词】中药 外敷 内服 盆腔包块 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365-01
盆腔包块是妇科常见的疾病,包括附件卵巢包块,子宫肌瘤,陈旧性宫外孕等炎性包块。我院中医科自2010年以来,采用中药外敷与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盆腔包块80例,收到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80例中25—29岁15例,30—36岁55例,37—44岁10例;类型:附件及卵巢包块65例,子宫肌瘤15例;病程最短者2a,最长6a。诊断方法:全部病例均以腹部B型超声波探查报告为依据,包括最小的3.5 cmtimes;3.4cm,最大的10.7cmtimes;10.0cm。
2 治疗方法
2.1 外敷方药
自拟消痿散,药物有透骨草30g,追骨风20g,白芷10g,良姜10g,灵仙10g,防风10g,苏木10g,荆芥10g,艾叶10g,细辛6g,小茴10g。治疗方法:上药用布袋装好封口,用冷水浸泡2h,取出沥干,再将药袋放入有格锅内蒸0.5h,药袋热透后取出,敷盆腔包块处或关元穴位,直至药凉为止,每天2次,连用3周为1疗程,月经期停用。
2.2 内服方药
自拟清热化瘀汤,药物有红蚤休20g,茜草根12g,地榆20g,丹参15g,桃仁12g,香附10g,赤芍10g,五灵脂10g,蒲黄10g,鳖甲10g,蒲公英15g,虎杖15g,甘草6g。白带多的加黄柏10g,苡仁10g;腹部灼热的加丹皮10g,败酱草15g;小腹疼痛的加三棱、10.莪术各10g;腰骶骨痛的加杜仲、寄生各12g。服法:两天1剂,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200ml。
3 疗效结果
治愈:经上述方法治疗1~3个疗程,临床症状及B超检查包块消失者40例,占50%;显效:经3~5个疗程治疗,临床症状明显改善,B超探查包块明显缩小者30例,占37.5%;无效:经治疗5个疗程以上,临床症状虽有改善,但B超探查包块无明显变化者10例,占12.5%,总有效率87.5%。
4 护理要点
4.1 消除患者的顾虑和紧张情绪,使其树立信心。
4.2 遵医嘱坚持按疗程用药,注意煎药的正确方法。
4.3 外敷时药袋温度适当,勿烫伤皮肤。
4.4 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定期复查。
5 讨论
妇科盆腔包块,除恶性肿瘤外,大多趋向于保守治疗。采用中药外敷内服的方法治疗,简便易行,疗效确切,患者易于接受。其主要优势有以下几个方面:1盆腔包块属于中医“癓瘕积聚”范畴,其病机与气滞,痰湿,瘀血停聚,阻碍阳气,气血运行不畅有关。痰浊瘀血皆为阴邪,治疗必以温化,辛散,行气活血,消瘕散结为基本治疗原则。本文消瘕散用追骨风,寻骨风,防风等祛风之品。风能胜湿,能行能散,消散痰湿,以荆芥,艾叶,良姜,细辛等辛温散寒,驱逐阴邪,再加透骨草,白芷,川穹,灵仙,小茴,苏木行气活血,辛香透散,诸药合用,具有化痰解凝,消癓散瘀,使气血温煦,运行通畅,包块得以消散。2本法采用药袋冷水浸润,使药物软化。再加温热蒸,药物气味易于散发,迅速热敷患部或固定穴位,药物通过皮肤吸收直达病所,并采用每日2次敷药,治疗时间持续,因而疗效迅捷。3在外治的同时,配合服用清热化瘀汤:(1)能清热解毒,利湿消肿,迅速改善临床症状;(2)能活血祛瘀,化痰散结,软化内在的有形包块。内服与外治有机结合,内外兼治,使痰浊瘀血无???藏匿而消散化解。因此笔者认为采用外敷内服相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比单一的外治或内治疗效大为提高,对缩短病程,减轻病人痛苦,阻断病情的加重或恶化大有裨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东菱迪芙对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doc
- 东阳地区血脂异常中医证候规律临床研究.doc
- 两例下肢静脉血栓治疗的体会.doc
- 两位数乘法简便运算的另类计算方法.doc
- 两台超敏CRP检测仪器性能比对.doc
- 两例髌骨爪置入治疗髌骨骨折术后伤口不愈合分析.doc
- 东莞专变用户用电节能分析的研究.doc
- 两孔法腹腔镜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doc
- 两孔法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体会.doc
- 两班制排班在基层ICU病房的实践与体会.doc
- 中国行业标准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DB/T 100-2024区域性地震安全性评价.pdf
- 中国行业标准 GM/T 0138-2024C-V2X车联网证书策略与认证业务声明框架.pdf
- 校园周边书店阅读氛围对初中生阅读素养提升的影响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初中校园餐饮卫生监管与食品安全教育创新模式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平衡机制的法律法规完善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农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的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分析》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1 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憩室治疗中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措施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