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瓷嵌体修复的临床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全瓷嵌体修复的临床应用
卜冬平1 汪崇2
(1大连市口腔医院综合治疗科 辽宁大连 116021;2大连市中心医院口腔科 辽宁大连 116027)
【摘要】目的:探讨全瓷嵌体修复后牙邻牙合面龋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140颗邻牙合面龋患牙,随机分为瓷嵌体组和对照组,嵌体组采用IPS Empress全瓷嵌体修复,对照组采用可乐丽树脂充填修复。临床追踪观察1年,评定疗效。结果:嵌体组70颗患牙,成功率95.7%,树脂组70颗患牙,成功率82.8%,经x2检验,Plt;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瓷嵌体修复是修复后牙邻牙合面缺损的良好方法。
【关键词】全瓷嵌体 牙修复 牙科材料
【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269-01
嵌体在修复磨牙牙体缺损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与传统的银汞充填或树脂充填相比较,嵌体具有精密程度高、边缘密合、减少微渗漏和继发龋、减少悬突形成等优点[1,2]。本文分别以全瓷嵌体修复与复合树脂直接充填修复两种方法治疗后牙邻牙合面龋损,并进行1年的临床随访观察,对两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
1.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选择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期间因后牙邻牙合面龋损来我院就诊的患者110例,其中男性55例,女性65例, 共计140个患牙。选入标准:后牙邻牙合面龋损导致食物嵌塞,需应用充填或修复的手段重建邻接关系;无松动及炎症,无牙周袋形成;患牙为活髓牙或死髓牙已经完善的根管治疗,X线显示根尖周影像未见异常。
1.2研究方法
将患牙进行去腐,随机分为全瓷嵌体修复组和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组。全瓷嵌体修复组:共70颗患牙,按照嵌体制备要求修整洞型,硅橡胶印模材料取摸,超硬石膏灌注模型,送技工室制作IPS Empress全瓷嵌体,试戴嵌体与邻牙接触正常,咬合关系合适,试戴完成后黏结嵌体完成修复。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组:共70颗患牙,常规洞形制备完成后用树脂粘结剂粘固(可乐丽公司,日本),复合树脂采用分层充填固化,每次充填厚度不超过2mm,充填完毕后调整咬合,打磨抛光完成修复。
1.3 疗效评价指标
修复后1年复诊。临床效果参照以下标准。成功:充填体形态完整,无明显磨损,与缺损区密合无缝隙及染色,无继发龋损,电活力测患牙牙髓活力正常,对机械、温度测试无敏感症状。失败:充填体部分或全部脱落,充填体边缘染色,或继发龋损,或患牙对机械、温度测试出现敏感症状甚至出现牙髓病变。
2.结果
经过1年临床观察,经x2检验,全瓷嵌体修复组综合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5)。见表1。
表1 嵌体组与树脂组患牙1年后临床疗效对比
3.讨论
陶瓷作为口腔修复材料具有极佳的生物相容性、优良的耐腐蚀性和耐磨损性,尤其是其独特的美学性能是金属材料和其他高分子材料无法比拟的[3]。与全冠相比较,嵌体能保留更多的牙体组织;与传统的充填体比较,嵌体能更精确地恢复正确的解剖形态、咬合及邻接关系。与树脂嵌体相比,瓷嵌体又具有质硬、美观的特点,而且在加热、加压、光照的情况下不会收缩变形,在体外聚合收缩量较少,粘结剂较薄,微渗漏小,国外文献证实其远期疗效好[4]。
参考文献
[1] 徐君伍.口腔修复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43.
[2] 谭建国.美学嵌体的临床新进展[J].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2009,2(12):719-720.
[3] Weinstein M,Katz S,Weinstein AB. Fused porcelain to metal teeth[P].USPatent,No.3052982.1962.
[4] Ozturk N,Aykent F. Dentin bond strengths of two ceramic inlay systerns after cementation with three different techniques and one bonding system[J].Prosthet Dent,2003,89(3):275- 28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