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及体会.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及体会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创伤的院前急救护理及体会 黄小萍(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 广西柳州 545007)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6-0251-02 近年来,随着工业、交通、农业机械发展,意外事故不断发生,创伤发生亦日益增多,创伤的院前急救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创伤的早期处置及处理直接影响患者的愈后甚至生命,因此做好院前急救工作是提高抢救创伤患者成功的关键。现将我院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对260例接诊的创伤患者进行了院前急救,因在现场及转运中得到有效的处理及护理,患者的愈后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及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60例创伤患者,男性179例,女性81例,年龄7-69岁,其中颅脑损伤73例,不同程度骨折84例,刀伤79例,高空坠落13例,其他11例。 2 院前急救 2.1快速反应 树立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值班医务人员接到急救电话后简单询问病情,做到心中有数,3min出发,迅速到达事故现场。 2.2现场伤情评估 救护人员到达事故现场,首先迅速评估伤员,立即对患者进行紧急处理,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CPR,解除呼吸道梗阻,根据病情行气管插管,给予氧气吸入,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2.3伤口处理 对外伤出血伤员迅速给予止血措施,压迫出血部位,敷料加压包扎,对四肢较大血管采取止血带止血并抬高患肢,对肢体骨折患者则采用夹板临时固定,避免骨折断端错位加剧及损伤血管、神经。开放性骨折,不可将刺出的骨端送回伤口,以免造成感染[1],如为脊柱损伤病人应将其平卧于木板上,颈椎损伤者,使用颈托头部制动。 2.4安全转运 转运途中可进行病史采集,通过询问在场的人员发现一些隐蔽部位创伤。在转运过程中注意止痛、止血、保暖,防止继续受伤休克,实施全程生命支持,同时用车载电话与院急诊科联系,通报伤情,做好进一步抢救准备。 3 护理 3.1心理护理 创伤患者大多是遭突发事件,缺乏思想准备,并且有面临肢体伤残、毁容。患者在躯体和心理上均有创伤,往往表现惊慌失措、恐惧、缺乏安全感,救治过程中要重视患者的心情,要有高度的同情心、责任心,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保持沉着冷静。急而有序的态度,熟练精湛的技术给患者、家属增加信心和安全感。 3.2观察休克病人的生命体征 观察患者的神志、表情及瞳孔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根据毛细血管充盈时间及患者的面色来评价组织灌注情况,掌握补液量及滴数,了解缺氧情况随时调整吸氧浓度。 3.3呼吸道护理 窒息是伤后致命的威胁,因此解除呼吸道梗阻保持通畅,是创伤急救关键,及时清除口咽部血块、呕吐物、粘痰及分泌物,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误吸,缺氧患者加大流量,必要时面罩加压给氧,如患者出现舌后坠可放置口咽管以开放气道。 3.4皮肤护理 密切观察皮肤温度、湿度、色泽,皮肤湿冷紫绀应注意加盖棉被保暖,不可在局部应用热水袋,以免加重休克,皮肤从苍白转为青紫,肢端转为湿冷表示休克加重,反之,如发绀程度减轻并转为红润,肢体皮肤干燥,复温,说明休克好转[2]。 4 小结 随着现代医学飞速发展及医学模式的转变,急诊医学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重视,科学规范的急救护理程序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保证,护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全面的急救知识及熟练的抢救操作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8. [2]姜寿葆.外科护理学.3版.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