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镜在宫角妊娠诊治的临床应用.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宫腔镜在宫角妊娠诊治的临床应用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宫腔镜在宫角妊娠诊治的临床应用 张秋红(河南省开封兰考县妇儿医院妇科 河南开封 475300) 【中图分类号】R71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5-0160-01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镜在宫角妊娠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1例宫角妊娠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宫腔镜诊断宫角妊娠确诊率100%,治疗手术成功率100%。结论 宫腔镜诊治宫角妊娠 安全、高效、微创,值得推广。 【关键词】宫腔镜 宫角妊娠 临床应用 宫角妊娠是指在子宫与输卵管交界处的子宫内妊娠,胚胎向宫腔内生长。宫角部是子宫血管与卵巢动静脉及输卵管血管吻合处血运丰富,孕囊肿植在此,周围有薄层肌组织,故宫角妊娠破裂时间较迟,约在停经12周左右,一旦破裂易发生严重内出血,诊断延误可危机生命,因此,宫角妊娠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确诊的宫角妊娠21例,年龄25~38岁,妊娠1~2次5例,妊娠2次以上者16例,最多妊娠5次,所有患者均有停经史,8例病人因早孕外院诊断宫内妊娠行人工流产术,术后阴道出血淋漓不断或月经不能按时来潮,行再次清宫或多次清宫无改善,而入我院。体格检查:患者无压疼,反跳疼,腹软,宫颈无举疼,“B超”提示宫角妊娠或宫角有混合性包块,腹腔无积液。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宫腔镜查检,5%葡萄糖液膨宫(如糖尿病患者,用生理盐水),膨宫压力100mmHg,宫角妊娠可见双侧宫角及输卵管开口不对称,患者宫角明显抬高,变深变大,宫角内可见孕囊附着,也可表现为患侧宫角因组织物堵塞使宫角变浅消失,组织块粗糙,呈半透明白色或暗褐色。通过宫腔镜确诊为宫角妊娠的患者,如病程较短,组织物较鲜,粘连较疏松,当时手术治疗,宫腔镜定位,吸刮妊娠物后再次宫腔镜检查,镜下摘除微小残留,确认妊娠物清除彻底。如果病程长,组织肌化,难以取出者给予米非司酮片5mg,每日两次,口服,1周后再次清宫,备血,做好术前准备,必要时手术治疗。如出血不多,难以清除,给予腰麻下电切肌化组织,术后给予抗炎对症治疗,为防宫腔粘连给予宫腔用防粘连药物,定期复查血hcg。 2 结果 经过宫腔镜检查,所有病人检查诊断明确,7例病人为右侧宫角妊娠,3例病人为左侧宫角妊娠,清除组织送病理检查均见绒毛。宫腔镜下清除妊娠物,必要时“B超”进行监护,手术过程顺利,历时20~60分钟,出血约10~200ml,无一例因出血行开腹手术,术后无腹痛,发热等病史,术后住院1~5天痊愈出院。 3 讨论 宫角妊娠属于少见部位妊娠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表现多样。既往多依靠“B超”协助诊断,误诊率高,近年来逐步开展宫腔镜下诊断宫角妊娠,使宫角妊娠诊断水平迅速提高。根据我院经验及有关文献报道,确诊率高达100%,宫角妊娠确诊后治疗方法多种,包括直接刮宫,超声阴道下刮宫,腹腔镜下或开腹宫角切除加同侧输卵管切除,或子宫切除。直接刮宫易发生漏吸和子宫穿孔,超声阴道下刮宫,有时也不能将妊娠物完整清除彻底,腹腔镜或开腹手术则创伤相对较大,而宫腔镜联合B超清除妊娠物有独特的优越之处,较单纯的“B超”或其他影像学检查方法更为直观,可靠,并且弥补由于影像条件操作熟练程度等限制而引起的影像检查结果的误差,且出血少,???复快,最大程度的保留了生育能力。 参 考 文 献 [1]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1336. [2] 郭建新,李力,胡珊.宫腔镜与B超超声介导下负压吸宫处理宫角妊娠[J].中华医学杂志,2005,85(18):1283- 1284. [3] 朱旭雯,罗中明,郭振仪等.宫角妊娠14例临床分析[J]. 海南医学,2004,15(1):23-24.

文档评论(0)

xy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