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08.7.1神舟七号飞船研制队伍宣誓出征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神舟七号飞行任务试验大队大队长袁家军 航天东方红牌航力片 ——研发资料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 付元华 航天食品与营养研究室主任 陈 斌 主要内容 1 、 研发背景 2 、 配方及依据 3 、创新点 4 、应用人群 5 、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 6 、问题解答(举例) 1研发背景 2 配方依据及实验验证 2.1 剂型与配方组成 片剂,0.80克/片(含0.02克的薄膜衣)。 标志性成分及含量: 每100g含:钙12.0g、维生素D68.0ug、 蛋白质25.0g、水苏糖每g≧66mg。 每片标志性成分及含量: 钙:96mg 维生素D:0.544ug 蛋白质0.2g 水苏糖52.8mg 2.2 依据 骨形成分两大步骤: 1 软骨形成 2 矿化,即各种矿物质的固化,主要是钙。 因此配方中: 胶原蛋白:软骨的主要成分 钙:矿化 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和骨钙化 水苏糖:促进骨营养吸收 * 碳酸钙 1 选择的理由:吸收率高、钙含量高。 目前常用钙剂的吸收率研究结果: 碳酸钙35-42%;乳酸钙28-36%; 柠檬酸钙27-33%;葡萄糖酸钙24-30%。 2 补钙与骨质疏松的防治 骨质疏松症是常见的老年性疾病,主要特征是骨量减少、骨变脆和易骨折。 人体骨量在30岁左右达到一生中的最高值(峰值骨量),此前是骨量的获得期,此后是骨量的保持和丢失期。国际公认,在儿童期和青少年期,足够的钙摄入有助于获得最佳峰值骨量,进而减少生命后期患骨质疏松的危险;在生命后期,足够的钙摄入有助于减少骨丢失,也会减少患骨质疏松的危险。与此相反,如果在生命的各个阶段中钙摄入量不足(低钙摄入),都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危险。 * 水解胶原蛋白 详见课件 Arthred a.预防骨质疏松: 维持骨骼结构的完整和骨的生物力学 b.保护关节:关节中软骨组织的主要成分 c.与钙协同作用 d.分子量小,3千道耳顿,吸收好 * 维生素D3 详见课件维生素D 促进钙吸收,增强钙的生物利用度和骨组织的钙化 * 水苏糖 水苏糖是天然存在的一种四糖,分子结构表示为果糖-葡萄糖-半乳糖-半乳糖,是一种能显著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功能性低聚糖,被誉为“超强双歧因子”。水苏糖纯品为白色粉末,味稍甜,甜度仅为蔗糖的22%,口感清爽,无任何不良味道。 通过改善肠道微生态,促进骨营养的全面吸收。 2.3 配方功效性的实验验证 a. 低钙悬吊大鼠模型 以灌胃的方式补充 航力片,实验结果证实航力片可以促进大鼠骨形成,减轻骨丢失,增加骨密度,进而达到改善骨质疏松的目的; b. 功能学测试 c. 人体试验 航天东方红牌航力片对大鼠血清BGP、PTH的影响 表2 大鼠血清BGP 、PTH含量 4 应用人群 适用于所有缺钙人群和骨质疏松患者: a. 中老年人群: 中老年人因激素(性激素、钙调节激素)分泌失调、消化功能下降引起的骨营养摄入不足、户外运动减少等出现骨量下降、继而骨质疏松 b. 手足抽搐症,骨发育不全,少儿佝偻病等患者 c. 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青少年: 钙需求增加 5 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项 用量、用法:每日两次,每次两片,白开水送服 分量多次与一次大量比较,总钙量不变,钙存留量高抑制PTH的作用强且持久。 注意事项 a.日日均衡 每天适量补钙比隔日大量补钙更有效,一是因为 隔日补钙时,补钙日多吸收的钙不能用于抑制不补钙日的骨吸收;二是因为日日均衡补钙与隔日大量补钙比较,钙的吸收率高。 b.持之以恒 补钙应持之以恒,补钙者中止补钙,以前补钙对骨骼的有益作用将会消退。 c.注意影响钙吸收的因素 促进因素 日照(维生素D) 肠道酸环境 体育锻炼等 6问题解答 1.水苏糖与木糖醇是否是同一物质提取,作用是 否相同? (1)水苏糖天然植物中精制提取,纯品为白色粉末,味稍甜,甜度为蔗糖的22%,味道纯正,无任何不良口感或异味,是一种能显著促进双歧杆菌增殖的功能性低聚糖(4个单糖),被誉为“超强双歧因子”,能促进钙吸收; (2)木糖醇从白桦树和橡树中提取的,白色晶体,外表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