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PPT.ppt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PPT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第一节 古代科学的主要门类和成就 一、天学(天文学) (一)天象记录: 我国古代天象记录的特点是:记录准确丰富,而且从未间断。关于太阳黑子、彗星、流星雨、新星及超新星的记录,资料相当丰富。 1.太阳黑子 西汉成帝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是目前世界上公认最早的记录。从汉至明,仅在史籍中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就有100多次。欧洲人关于太阳黑子的记录比中国记录晚800多年。 2.彗星 周昭王十九年(公元前1034年)是对彗星的最早记录。另一次记录是是在春秋战国时期鲁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至今,我国关于哈雷彗星的记录有30多次。 3.新星、超新星 中国古代在天象记录方面,对现代天文学贡献最大的,要数新星和超新星的记录。 殷商时代《甲骨文词》中已载有“七日新大星并火”等记录。而从汉代开始,这种记载见于典籍。关于超新星的记载最早见于《后汉书·天文志》。在我国史书上有记录的,在18世纪以前出现的新星和超新星约有90多个。 4.中国对日月食的记载,也是世界上最早最丰富的。 古代史书上有许多关于日食,月食的记载。 (二)天体测量 天体测量是通过测定天体的位置和天体到达某个位置的时间来为各种科学目的服务的一门学问。我国古代在这方面成绩卓著。尤其是在测天仪、星表、星图、测定子午线长度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 (2)《石氏星经》 战国时天文学家石申著《天文》八卷(后世尊称《石氏星经》),除二十八宿星之外,还记录了121颗恒星的坐标位置。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石氏星表比希腊天文学家测编的西方最早的星表早200年。石申所用的赤道坐标系,欧洲1598年才有。 3.星图的测绘 将分布在天空上的恒星,按照他们的球面视觉位置投影在平面上的图叫做星图。 (1)秦汉以前我国就有了星图。 (2)三国时陈卓绘制了一张有283组,1464颗星的全天星图; (3)约于初唐绘制的“敦煌星图”,标有1350颗星,是世界上现存星数最多而又最古老的星图; (4)宋代黄裳于1190年所作,由王致远于1247年所建的闻名世界的苏州石刻天文图,上刻1434颗恒星,也是我国流传至今的最早,最完整的星图之一。 4.子午线长度的确定 子午线长度是天文学、地理学上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数据。世界上通过实际测量而算出子午线长度的工作,始于我国唐代。 (三)历法 我国古代天文学的最主要组成部分是历法,古历法的内容,包括年月日的安排,日、月食的预报和节气的调整等。据载,我国远在一万年前氏族公社期的“人皇氏”时期,就发明了用“十二天干”和“十二地支”搭配以记时的方法。这是人类历法的开端。 1.岁实的确定,岁实既一年的天数,夏历、阴历、周历都是使用四分历(春夏秋冬),每年的天数是365.25日,这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南宋的杨忠辅的《统天历》和元代的郭守敬的《授时历》中的岁实是365.2425天,均为世界上最精确的数据。 2.置闰与节气 我国古代使用的阴阳历,以朔望月的长度为一个月的平均值。全年十二个月,这样就同回归年差11天左右,因此,必须置闰(设立闰月)。在阴历中确立了19年7闰的方法。这比西方早许多年。后来,在南朝祖冲之创制的大明历中,对闰法作了改进,把19年7闰改为391年144闰,更符合天象实际了。 由于太阳位置的变化,地球上有气候的寒暖,于是古人创立了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估计在战国时期已经产生,这是中国古人的独创。 二、数学 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十分灿烂辉煌的。 (一)记数和十进位制: 今人习以为常的十进位制,就是中国的一大发明。至迟在商代,我国就已采用了十进位制。从现已发现的商代陶文和甲骨文中,可以看到当时已能够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等13个数字能记10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十进位制的记数法,对世界科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当时欧洲使用的是罗马累计法,ⅠⅡ Ⅲ Ⅳ Ⅴ Ⅵ ⅦⅧ Ⅸ Ⅹ Ⅺ Ⅻ,无法进行累加计算。巴比伦是六十进位,玛雅人是二十进位。正如李约瑟所说:“如果没有这种十进位制,就不可能出现我们现代这个统一化的世界了。” (二)《九章算术》与魏晋南北朝算学 在计算数学方面,中国大约在商、周时代已有了四则运算。到春秋战国时代,整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已相当完备。 1.九九歌 出现于春秋时期的正整数乘法口诀“九九歌”堪称是最先进的十进位制记数法与简明的中国语言文字相结合的产物。 2.算筹 与此同时,中国人发明了特有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工具,即用“算筹”进行计算。宋元时期,珠算代替了筹算。珠算出现于我国宋代。 3.《九章算术》 中国古代数学一向以擅长计算著称于世,并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数学体系。约成书于1世纪中叶的《九章算术》是此体系的重要标志。该书采用应用题集形式写成,共九章,收集了实际生产和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46个,并给出

文档评论(0)

djdji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