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对中型颅脑伤患者的应用及护理课件.ppt

早期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对中型颅脑伤患者的应用及护理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无锡解放军第101医院 李晓玉 早期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对中型颅脑伤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前言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是影响颅脑创伤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最重要原因之一[1] 脑外伤后ICP的增高,是颅内病情变化的客观反映,如不能及时发现并给予有效的治疗,可引起一系列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1、施栋良、董吉荣、蔡学见等. 术中颅内压监测在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中的应用.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2,28(2):116-8. 前言 早期严密观测脑外伤患者ICP的变化,对病情的发展、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脑室内ICP探头因测压准确,并可持续引流脑脊液及注射药物等诸多优点,现广泛应用于临床工作中 对我科2009年7月~2012年1月收治的220例中型颅脑外伤患者行前瞻性分析,其中放置脑室内ICP探头113例 一般资料与方法 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为入院后2h内行脑室内ICP探头植入术113例,对照组为同期未放置脑室内ICP探头者107例。 实验组放探头指证均符合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会[2]提出的推荐ICP监测指证。 一般资料与方法 2.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中国神经创伤专家委员. 中国颅脑创伤颅内压监测专家共识.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1,27(10):1073-4. (1)术后每隔1h记录一次ICP值,根据血压计算脑灌注压(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CPP)值,并根据颅内压力的变化调整引流脑脊液的速度,一般持续监测ICP7~14d,平均为9.4±1.7天。 (2)尽量减少影响ICP的干扰因素,确保ICP准确监测,保持外引流管放置高度与患者外耳道平行,复查CT或翻身扣背时需暂时夹闭引流管。 (3)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的同时,注意ICP数值的变化,当ICP持续高于25mmHg或进行性增高时,需及时上报管床医师,配合医生妥善处理。 一般资料与方法(护理) 结 果(预后) 实验组中9例因ICP居高不下或持续增高,复查头颅CT发现颅内血肿增加或出现弥漫性脑肿胀,保守治疗无效,给予开颅手术,由于发现及时预后均良好,无死亡病例。对照组中28例因复查头颅CT提示颅内出血增多或顽固的脑水肿,行开颅手术,其中3例因病情发现不及时,病人突发病情恶化而死亡。 结 果(并发症) (1)电解质平衡紊乱:主要表现为低钠血症及高钾血症,对照组由于脱水剂较实验组用量大,发生电解质紊乱的几率增加。(2)肺部感染:实验组中可引流出脑脊液从而缓解颅内高压,平均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发生院内感染的几率大大下降。 (3)两组中均无颅内感染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 讨论(加强基础护理) (1)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记24h出入量,润肠,对排尿困难患者行留置导尿管。 (2)体位:早期平卧位,进入水肿高发期后3~7天给予头高脚低位,以减轻颅内高压。 (3)妥善固定ICP探头及外引流装置,严格无菌操作,保持头部敷料清洁、干燥。 (4)定时翻身、扣背、吸痰时动作轻柔,以减少对病人的外界刺激。 (5)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工作[3]。 3、魏迎兵,徐蕴芳,邬幼萍等. 持续颅内压监测在双额叶脑挫伤中的应用及护理.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4A):526-7. 讨论(密切观察ICP的变化) (1)ICP缓慢上升或ICP25mmHg时,患者可能尚未出现意识及瞳孔变化,此时应提高警惕。 (2)当患者出现意识下降甚至瞳孔散大时,往往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已加重,本组对照组中2例因发现患者突发意识下降或瞳孔散大,虽积极手术,但最终死亡,实验组因护理人员及时观测到ICP的波动,其中9例虽保守无效,但无一例死亡。 讨论(密切观察ICP的变化) (3)我们发现一般ICP升高存在2个高峰期: (1)入院24h内,此类患者一般为原有部位出血增加、对侧出现迟发型血肿或弥漫性脑肿胀,ICP的升高速度较快,可迅速; (2)入院后3~7d,此类患者多数是因脑水肿加重引起,ICP升高的速递较缓慢。 讨论(脑室外引流管的重要性) 脑室内ICP探头更重要的是其可释放脑脊液,并可通过三通阀门调节脑脊液流出的速度,从而缓解颅内高压,有效防治迟发性血肿、脑水肿甚至脑疝的形成,从而起到治疗的作用。 本组实验组中18例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意识轻度下降,25mmHgICP30mmHg,复查头颅CT示脑出血或脑水肿增加,通过加快脑脊液引流速度,保守成功,预后均良好。保守无效病例中,对照组28例,实验组9例,两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讨论(并发症) (1)在脑水肿高发期,脱水剂的使用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持续大剂量的应用可产生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紊乱,尤其对于老年患者(75岁)及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iua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